大型儿童话剧《贵州谣:我的长征》
大型儿童剧《贵州谣:我的长征》,是我国第一部以孩子为主角讲述红军长征故事的儿童剧作品。该剧以12个小红军在长征的一段经历为主轴,以长征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通过小红军们在与部队失散后,经历喜怒哀乐、生离死别、苦苦地寻找着红军队伍的一段经历。真实再现了80年前小红军们如何与大自然的搏斗,走出生命绝境的故事,再现波澜壮阔的长征。
剧本按照“儿童演,演儿童、儿童看、看儿童”的创作理念。“从孩子的视角,孩子的口吻,讲孩子们的故事,听孩子们情感”,准确、生动的体现“长征精神”,以期达到“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的创作主旨。剧中主要人物罗姐、花娃、六儿、小兰、樊二狗、谢仁德、何二妹、小憨包、英子、小榔头、小扣子等人物名字,大都取自长征红军真实姓名,“让逝去的红军烈士永远活在后人心中!”
故事曲折感人,人物情感丰富,同时大量融入贵州地方儿歌、童谣等文化元素,使全剧具有浓郁的贵州民族风土人情,极具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本剧在多年纪念长征的活动中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必将大放异彩。
**剧情简介——
童谣:(贵阳话)“芦苇高,芦苇长, 芦花似雪雪茫茫。 芦苇最知风儿暴, 芦苇最知雨儿狂。 芦苇高,芦苇长, 芦苇荡里捉迷藏。 多少高堂名利客, 都是当年放牛郎。 芦苇高,芦苇长, 隔山隔水遥相望。 芦苇这边是故乡, 芦苇那边是汪洋。 芦苇高,芦苇长, 芦苇荡边编织忙。 编成卷入我行囊, 伴我从此去远航”。
一群小朋友围住老奶奶吵闹着,让老奶奶讲一个红军长征的故事。奶奶拿着一根老旧的树棍,讲述那段难忘的故事......
罗姐她和11位红小鬼在乡下搞完宣传,一边向大家教着童谣一边向驻地赶去......
童谣:(贵阳话)虾怕一(鱼); 皇帝怕二 ;破扇子怕三(煽);有钱人怕四(事);文官怕五(武);豆腐怕六(绿); 瘦马怕七(骑);破鞋子怕八(拔);破衣服怕九(扭);棉袄怕十(湿)......
以往,每次回来,领导们会远远地走上前去迎接她们,使她们有一种回到家见到亲人般温暖的感觉。而这次不知是什么特殊原因,没来得及通知她们,大部队早已不知去向,大家急得团团转,不知该怎么办。说起来,她们还都是些十多岁的孩子,红四方面军每到一地,就要派她们去村里向群众宣传红军的政策,对她们来说,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打着小红旗,敲锣打鼓地向父老乡亲们宣讲红军的性质和任务,她们一直做得十分认真而投入。
她们站在空荡荡的驻地前没有了主意。
有的人急得直跺脚。
有的人急得掩面哭泣。
还有的人提出来干脆散伙回家。
12张小嘴叽叽喳喳地争执了半天,没有任何结果,最后,还是年龄大些的何二妹说:“沿着红军的去向,一直追下去,追到天边,也要追上队伍。”
孩子们接受了这一建议,重新振作起来,她们把这支小小的宣传队定名为“特殊行动小组”,当天下午就踏上了寻找红军的征途。
小红军们日夜兼程,一路西行,去追赶大部队。当时正是暮春时节,黔北的大地上一派生机,金黄的油菜花散发着怡人的芳香,茂密的豌豆秧翠绿得醉人。
童谣:(贵阳话)溪会河,马会鞍,盘路会青山,蜂子会芍药,蝴蝶会牡丹,早知梅山有好伴,包米问路早来玩。
可是,归队心切的红小鬼们根本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她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沿途讨点剩饭吃,晚上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过夜,屋檐下、草场上、大树底下,随便找个地方背靠背地挤在一起,想念家乡,想念父母,想念队伍,小小的心灵经历着常人没有过的苦难。罗姐和何二妹常常是唱着童谣哄着孩子们入睡......
童谣:(贵阳话)“大月亮、二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嫂嫂起来蒸糯米,糯米蒸得喷喷香,打起锣鼓接姑娘,姑娘接进家,拜爹又拜妈,爹妈拜到,另起炉灶,不喊爹妈,不叫哥嫂,铺床叠被,睡个懒觉”
有一天,罗姐她们只顾匆匆赶路,直到夜色笼罩下来时,她们才发现因为忙于赶路而错过了借宿的村庄。肚子饿得咕咕叫,沉重的双脚再也迈不动了,因为天黑,不时有人跌倒或滑到路边的土沟里,1 2位红小鬼心里苦不堪言。
“快看,前面有光亮!”不知是谁大叫起来。
大家惊喜地朝前看去,果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丝昏暗的灯火。罗姐高兴地说:“肯定有人家,我们快走!”
光亮越来越近了,原来是一座破旧的大庙,里面空无一人,只有几尊怪模怪样的神像,在一盏摇曳的烛光的映照下,呈现出阴森恐怖的气氛。又累又饿的红小鬼们顾不了许多,走进去靠着墙根坐下来,尽管累得厉害,却饿得无法入睡,罗姐怀着侥幸的心理,在庙里的供台上找寻起来。
“你在找什么?”何二妹奇怪地问。
“这庙里有蜡烛,一定有人来过,没准是来上供祭神的呢!”罗姐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罗姐终于从一座神像下的供台上发现了几个黑面馒头,她把馒头紧紧抓在手里,大叫起来:“有饭吃了!有饭吃了!”红小鬼一听有吃的,立刻围过来,大家把馒头掰开,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这是她们征途中吃得最香的一顿晚餐。
童谣:(贵阳话)砧板上,切腊肉,有肥又有瘦,你吃肥来我吃瘦,他来啃骨头。方脑壳,傻(读“哈”上声)戳戳,一顿要吃几缸钵,方脑壳、傻戳戳,不拐弯来拐直角, 方脑壳、傻戳戳,哪个遇到跑不脱
英子的脚烂了,一位村民拿来茅台酒擦拭伤口,说红军的队伍刚从这里路过,还说一位大胡子红军很喜欢这酒,......
童谣:(贵阳话)贵州遵义城、迎来毛泽东,太阳刚升起、红军见光明,赤水茅台镇、轻松两来回,酒好没人醉、谈笑破重围,二百四十里、一天不说累,红军没翅膀、两脚啷个飞,天险泸定桥、铁索守蒋匪,四团象老虎、夺桥大无畏。
从黔北找到川西,红小鬼们的腿都跑细了,处境也越来越艰难。草地边上,小榔头牺牲了。罗姐和11位小姐妹,看到满天的萤火虫.......
儿童童谣:(贵阳话)亮火虫高高,下来背我幺幺,亮火虫矮矮,下来背我崽崽,亮火虫、咪咪游、擂浆棒、火柴头。
一天夜里,远处依稀点点篝火,“找到啦!找到啦!”两位前去探听消息的红小鬼一回来,就高兴地大喊大叫。前来看望大家的老红军,抚摸着一个个孩子的头,热泪盈眶......
奶奶旁白:小朋友们,这是一种怎样的寻找啊,我们躲过了土匪、猛兽的袭击,摆脱了人贩子的拐骗,战胜了疾病、饥饿等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勇于面对现实,互相照顾,彼此鼓励,继续前行。历时3个多月,行程1000多公里,终于追上了队伍。找到的那一刻,我们欢笑,我们悲伤,我们感慨,我们激动......所有的苦难终将过去,所有的希望终将实现,我们知道:胜利就在前方,就在我们的脚下.....
(配乐咏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剧终
作品保护登记号:2016-A-03682 QQ:515206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