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山东风俗)

甲:大家好,我是相声演员(张三),很高兴站在这里为你表演。

乙:对,非常高兴。

甲:给大家介绍一下,站在我旁边这位其貌不扬,黑吧琉球,不成人样的先生是我的搭档。

乙:你先等会,有你这么介绍人的吗?

甲:那我该怎么介绍,非得让我背着良心说,大家看这先生这一表人才,美貌如花。你自己相信吗?

乙:那你也不能这么介绍。

甲:那我应该怎么介绍,你说。那你自己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

乙:大家好,我是来自山东白县的相声演员(李四)。

甲:对,我的这位搭档来自白县,所以我对他的称呼为“白搭”。

乙:这是什么意思?

甲:用你们山东话的意思就是没什么用。

乙:去一边去,你才没什么用。

甲:我们两个在台上是搭档,但在台底下我们两个是最好的朋友。那好的程度就叫“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那感情就像亲兄弟一样。

乙:对,我们是风雨同舟,推心置腹的好兄弟。

甲:用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来形容我们的感情,那就是我们俩好的如同穿一个内裤。

乙:对

甲:大家伙先别笑,我们俩还真的同穿个一条内裤。

乙:你等会,我怎么不知道这事,再说那得多大一条内裤能装下我们俩。

甲:我说的这个同穿一个内裤不是我们一块穿,是我买来一条新内裤,我把它穿脏了,然后洗干净,凉干。然后你再穿。

乙:原来这个意思,吓我一跳。

甲:你穿完那条内裤,我就把它扔了,然后再买了一条新的。

乙:去,这算什么兄弟。

甲:开句玩笑,李四作为我最好的搭档和朋友,所以他的事就是我的事。他能有用的着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我当然会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乙:应该的。

甲:这不前两天李四老师结婚吗?我就义不容辞的担当了李老师伴郎的角色。

乙:对,他是我结婚时候的伴郎。

甲:你看你(指着),一提到结婚你这脸上又留露出了你那特有的即猥琐又龌龊的笑容。

乙:怎么说话呢。什么叫即猥琐又龌龊的笑容啊?我这叫幸福的笑容,结过婚人都能体会到,你这光棍你体会不到其中的滋味。

甲:在别人脸上叫幸福,怎么在你脸上只看见了猥琐。

乙:去一边去,你这像话吗?

甲:我作为李四老师婚礼的伴郎,全程见证了李老师结婚前期后后的婚礼过程,其中也不乏一些好玩的地方,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讲,好不好?

观众:好

甲:你听这掌声和呐喊声多么的热烈,就知道你在大家心目的地位是有多么重要。大家对你的私生活是多么的渴望和关注。

乙:废话,你这么带头起哄,谁不跟着起哄。

甲:话说李老师结婚的前一天,我就赶到了李老师的老家,山东白县。李老师亲自去迎接我,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李老师那天的状态就跟平常就大不一样。

乙:我平常什么状态?

甲:怎么形容呢?

乙:你形容一下。

甲:嗯。。。无精打采,蔫了吧唧,萎靡不振,精神颓废,跟好几天没吃饭是的,也就有气无力的勉强活着吧。

乙:去,我至于这样吗我。

甲:那天里老师的状态那可是精神饱满,气宇轩昂,满面红光,跟思春似的。

乙:你才思春呢。

甲:你别看你那天那么精神,那天还有一个比你更精神更高兴的。

乙:谁啊?

甲:你爸。

乙:废话,他养了20多年的儿子要结婚了,他能不高兴吗?

甲:那天是我第一次见你爸。我刚开始没有以为那是你爸。你爸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岁月没有在你爸的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乙:对,我爸比同龄人显的年轻一点。

甲:再说你爸跟你长的也太像了。

乙:废话。

甲:所以一进你家门,我就叫错了,我握着你爸的手说:“大哥好,你比李四也大不了几岁吧。”

乙:这是什么称呼?

甲:我还以为是你亲哥呢。

乙:谁让你不问清楚。上来就叫,能不叫错吗?

甲:你爸见我叫错,也不生气。笑呵呵的对我说:我是李四他爸。我才明白过来,赶紧改口道:伯伯好。你爸脸上始终带着和蔼的微笑,拍着我的肩膀说说:“好,好,这小伙子真不错,比俺家李四可精神多了。”(山东土话)

乙:你等会,我爸这胳膊肘往外拐啊。

甲:这可是你爸说的,不信你回去问问。这也是你们山东人的待客之道,贬低自己来衬托客人的优点。

乙:倒是有这么一点不好的风俗。

甲:你们那结婚还有一个风俗我比较喜欢。

乙:什么风俗?

甲:就是结婚前大吃大喝三天,就是大摆三天宴席,虽然有点浪费,但是我喜欢。

乙:什么人啊?都浪费了,你还喜欢。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也舍得吃了。有钱的人家有事会大摆一周,但一般人家都会大摆三天。

甲:我是你结婚前一天去的,耽误了两天的大吃大喝,改天你得给我补上。

乙:去,过期不候。

甲:你们家有一道菜至今还令我垂涎欲滴。听你爸说只有过年和结婚才会做那道菜。

乙:什么菜?

甲:葫芦鸡。

乙:去,你怎么不说金刚葫芦鸡?还葫芦鸡。那菜学名叫虎头鸡,在我们那又称糊涂鸡。真是没文化闹笑话。

甲:就是这个糊涂鸡差点把我弄糊涂了。

乙:怎么又糊涂了。

甲:佳肴配美酒吗?喝点有点糊涂了。

乙:我说呢,酒是必须喝的,到我们山东来,必须酒足饭饱。

甲:我终于见识你们山东人的喝酒之道,那叫一个字。

乙:什么字?

甲:灌。

乙:至于吗?

甲:你看那天,我刚和你大伯喝完了,你二舅又来了,你二舅刚喝完,你三爷爷又来了。刚跟你三爷爷喝完了,你大姑妈又来了。跟你大姑妈喝完了。你大哥又来了,终于硬着头皮跟你大哥喝完了。

乙:怎么了?

甲:我完了。

乙:哎,你不会适量而饮啊?

甲:我能少喝吗?都是长辈,再说他们说的那话我能不喝吗?

乙:他们说啥?

甲:他们说你们那有种说法叫做喜酒不醉人。

乙:我们那倒是有这个说法。

甲:最后把我喝的又差点把你哥当成你爸。

乙:那是真的糊涂了。

甲:那天要不是我强忍着,差点把胃里没消化的糊涂鸡吐到你家崭新的婚房里,让你结婚的喜气填上一点酸酸的气味。

乙:看来是真的醉了。

甲:你还别说,你结婚时布置的新房非常漂亮。

乙:过奖,过奖。

甲:李老师老家住的就是山东那种平房四合院。他的新房在四合院的西北角,两室一厅小房子。已近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挂在墙上是一张大大的结婚照,那结婚照照的挺艺术的。瞬间把这么一张难看的脸变成了小白脸。

乙:怎么说话呢?我就这么难看。

甲:反正不如结婚照上好看。结婚照下面是崭新的沙发和茶几,红木皮的。

乙:你等会,什么叫红木皮啊?

甲:上面贴满了喜字,带皮了。

乙:那也不能这么叫。

甲:沙发的对面是一个挂在墙上85英寸的大背头电视。

乙:你再等会,多大的?

甲:奥,我记错了,是15英寸的。

乙:去你的,你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那是55英寸的。

甲:奥,就是没有你有文化。客厅和卧室的四面的墙上都贴满了大大的喜字。上面拉起了长长的丝带,挂满了各色的气球。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基本达到了结婚的要求。

乙:废话,达不到要求我能结婚吗?再说我媳妇也不同意啊?

甲:再说李老师家的四合院也布置的竟然有序。一台DVD带着两个音响在院子里,循环放着一些甜蜜的歌曲。什么《分手快乐》了,《好心分手》了,《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了。

乙:你打住,我问问你,你结婚的时候准备放这些歌曲,是吧?

甲:也不知道是你哪个个亲戚的小孩在那放的,可能他就喜欢这些歌曲。就放了一遍,就被你家一位长者大骂了一顿。他指着那小孩大骂:“你个熊孩子,这放的啥歌,成心不让你哥好好结婚是吧。”(山东土话)吓得那小孩赶紧换成了幸福的曲目。

乙:那还好。

甲;李老师家四合院的大门口也布置的也相当气派。大门的两边是两面大大的红旗,随风招展。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贺客满门庆庆新婚。”下联“红烛高照结姻缘”横批“百年好合”。门前是一个红红的大拱门,上面写着李老师和他媳妇的名字。带劲。

乙:这都是我们结婚最基本的要求。

甲:对,基本到达要求了,现在就是“万事具备,只差新娘了。”

乙:什么叫只差新娘了,我那是万事具备,只盼望明天快点来到。

甲:对,结婚的前一天晚上,李老师那激动的那是彻夜未眠。

乙:你等会,那天晚上你喝醉了酒,在我的床上睡的跟头猪似的,你怎么知道我彻夜未眠?

甲:我半夜起来上厕所,还看见你坐在沙发上,瞪着双眼,脸上还带着你那特有的即猥琐又龌龊的笑容,在那意淫呢。

乙:一边去,再说我这一辈子就这一次的人生大喜事,我激动点也是应该的。

甲:那可不一定就这一次。

乙:去你的。我可没想过有第二次。

甲: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早早起床了,我知道今天任务深重,我一点也不能怠慢,我起床的时间为早上6点。这比我平常起床时间整整提前了6个小时。

乙:你先等会,你平常几点起床?

甲:看心情。

乙:什么意思?

甲:心情好的时候,中午12点。

乙:心情不好呢?

甲:下午3点以后。

乙:那你为我这是做了多大的牺牲啊,我都有点过意不去了,我谢谢您了。

甲:那么早起床还真点不适应,头有点晕。我起床一看。李老师比我起的更早。

乙:废话,我大喜的日子我能不早点吗?

甲:李老师已经梳妆打扮完毕,我一看,好家伙。

乙:怎么了?

甲:那一身装扮,酷毙了,帅呆了。李老师一双锃亮的皮鞋,里面穿着红色的袜子。一身笔直的西服,里面打着粉红色的领带。脸上抹了一层粉,遮住了那张黑吧琉球的脸。头发打了发胶,梳了一个闪亮的五五分的汉奸头。

乙:你才汉奸呢,我那是三七分,不是五五分。

甲:主要是你这张脸分不清中间在哪?

乙:去你的吧。

甲:我从李老师身边走过,李老师身上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这我让我想起了李老师在结婚前几天在淘宝网上乙以18元的高价买了一瓶法国香奈儿香水。原来是留在今天用的。

乙:去,那瓶是用来喷厕所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甲:那是我理解错了。早上起床吃完水饺,李老师在宾相的带领下,按照当地的风俗跪拜了父母。

乙:必须的。

甲:李老师的父母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说了几句祝福和嘱咐的话语。摄影师和录像师全程记录了这温馨浪漫的一刻。全场的朋友都被那温馨浪漫的时刻所感动,我当时都差点留下眼泪。

乙:至于吗你。

甲:跪拜仪式结束以后,李老师在宾相和一群狐朋狗友的簇拥下,便踏上了去迎接新娘的路程。当我跟在李老师后面走出李老师家四合院大门口的时候,当时我就傻眼了。

乙:怎么了?

甲:李老师结婚用的婚车那叫一个敞亮气派啊,前面两辆劳斯莱斯打头,后面跟着几辆布加迪威龙,再后面是一排崭新的玛莎拉蒂。最后奔驰宝马不计其数。连录像车都是加长悍马。

乙:你等会,等会。我爸是李嘉诚还是王健林啊?我是王思聪啊?你给我找这么多豪车啊?

甲:这不显得你有身份吗?反正观众朋友们也不知道。我们就往高调点说,显得你多有地位。

乙:不用那么高调,还是低调点好。

甲:那好吧,你喜欢低调点。

乙:对,低调点。

甲:那好吧,当时我一出李老师四合院大门口,我就傻眼了。

乙:怎么又傻眼了?

甲:只见一排崭新的农用拖拉机一字排开,前面都贴着大大的喜字,,,,。

乙:你打住,你结婚准备用农用拖拉机当婚车,是不是?

甲:这不显的你低调嘛

乙:那也不能拖拉机,你就正常说,实事求是,别瞎说、

甲:那好吧,一排崭新的奥迪,前面两辆扎满了鲜花,是迎接新娘的头车。

乙:这还差不多。

甲:放完鞭炮,我们一路人便踏上了迎接新娘的旅程。李老师新娘家距离李老师家也不是很远,也就十几公里的路程,走了十几分钟也就到了。他媳妇家住的房子也是李老师家那种平房,一排平房带个大院。到地之后,李老师自家一个小侄子挑着两个酒壶走在最前面。他那小侄子也就这么高(用手比划)。走起路来还摇头晃脑的。

乙:这是我们当地的一种风俗。一根长棍挑两个酒壶,代表长长久久。

甲:哦,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给你老丈人准备了两壶好酒,准备先把你老丈人灌醉呢。

乙:你可真能瞎捉摸。

甲:到了新娘家大门口,大门从里面锁住了。一群新娘的娘家人在里面开始沸腾了,里面的人不停的大喊:“李四,李四,快拿红包,不然就甭想进来”(山东土话)。我只好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从门缝里往里塞了一个。里面的人看见红包如同饿狼扑食,一把把刚塞过去的红包夺了过去。不过不一会就传出来那抢到红包的人的呼喊声。是一个中年妇女,扯着嗓子大喊:“李四,你怎么这么不敞亮啊,竟然包了一个一毛的红包。忽悠人呢,来点大的。(山东土话)”你娘家其他人也跟着大喊:“李四,不敞亮,李四,来大的。”

乙:你先等会,这事你不提我还忘了问你呢?我什么时候包过一毛的红包?

甲:那是我包的,我把你里面的十块的换成一毛的了。

乙:看你这出息,你是成心不让我好过。

甲:我只好又往里面塞了几个大点的红包。但是大门还是没能打开。这时,李老师带来的一群狐朋狗友看不下去了。乱七八糟的开始吆喝:“开门,开门”。尤其是你那长得五大三粗跟狗熊似的哥们最兴奋,一边用脚踹大门一边嘴里吆喝:“你给我开门,不然等会给你们好看”

乙:什么叫长的跟狗熊似得,那是我发小,名字叫王海。

甲:那好吧,就叫他王狗熊吧。

乙:这什么称呼。

甲:我一看李老师老丈人家的大门快被这王狗熊给踹出窟窿了。我只好又往里面塞了几个红包。里面的有人可能也认为这样下去大门有被踹烂的可能,也只好乖乖的把大门打开了。

乙:真不容易?

甲:不容易的还在后面呢?这只是第一道们门,后面还有一道门呢,就是新娘所在的屋门。第一道大铁门里面都是李老师的娘家人,一般年龄都比较大,还相对来说好对付。但是新娘所在的屋门就难对付了,里面全是新娘的好朋友和伴娘,都是年轻的姑娘,比较难缠。

乙:年轻人吗?喜欢热闹,无可厚非。

甲:对付这群年轻姑娘也没啥好办法,就是得不停的往里塞红包。但我从门缝里连续塞了几十个红包也没满足新娘那群朋友的胃口。一群女的在屋里面发疯似得不停的呼喊:“我还要,我还要。给的太少了,满足不了我。”

乙: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啊。

甲:关键时候还得是你那王狗熊朋友出马,只见他大喊一句:“都让开,让俺来.”只见他用他那虎背熊腰往门上用力一幢。哐的一声,门应声打开。

乙:门是开了,把门锁给弄坏了。第二天还是我找人去修的。

甲:门终于开了,大家伙一拥而进。然后你的那群狐朋狗友在李狗熊带头下把刚才要红包要的挺厉害就是不开门的那几个姑娘给好好的收拾了一顿。

乙:那怎么能叫收拾?

甲:那叫什么?是不是应该用山东土话叫拾掇?

乙:我们应该叫打夯。

甲:原来你们那几个人把人抬起往床上蹲屁股,那叫打夯。

乙:对

甲:好吧,那王狗熊就带头把那几个姑娘都给夯了,夯的那个狠啊,夯的那几个姑娘的都不停的大喊,这喊声跟刚才要红包的时候的那喊声正好相反。

乙:怎么相反?

甲:那姑娘都一个一个吓得声嘶力竭的大喊:“不要,不要,疼。”

乙:这话怎么听着更别扭。

甲:要不是你丈母娘及时出面制止,我感觉那几个姑娘得屁股开花。

乙:还好制止的及时。

甲:一番闹腾之后,我才注意到了今天的新娘,也就是李老师的媳妇。我原来没见过他媳妇,今天一见,后悔一生。

乙:怎么说话呢?

甲:我是后悔我怎么没有早认识她。看着新娘天使般的面孔,当时我突然想起来一部电影。

乙:你想到那部美女电影了?

甲:《美女与野兽》。

乙:去一边去。

甲:当时我见了李老师的媳妇之后,那滋味简直就是羡慕嫉妒恨啊?

乙:什么人啊!

甲:不过当时让我瞬间从嫉妒的心里变得无比欣慰的是,新娘边上的伴娘那也绝对的漂亮,正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当时我那个心那开始开花,心里小鹿那个乱蹦,简直让我忘了新娘的美貌。那伴娘浓眉大眼,樱桃小嘴..........

乙:你先打住,先擦擦你嘴角的哈喇子,我,我(指着自己),我结婚。

甲:好吧,那天我只好压抑了自己心中的欲火,只能继续做好伴郎的角色。李老师见了新娘,也是激动,直接来了个单膝跪地,双手把鲜花举过头顶,对他媳妇说;“媳妇,嫁给我吧。”,新娘激动的接过了鲜花,在场的人都被这温馨浪漫的时刻所感动。这时王狗熊又起哄了:“李四,亲一个,李四,亲一个”。

乙:就他事多。

甲:当时李老师还极不情愿,但李狗熊接着来了一句:“你要是不亲,我可帮你亲了。”,吓的李老师赶紧亲了上去。

乙:哎。。。

甲:摄影师和录像师全程记录了李老师和他新媳妇的温馨时刻。然后李老师和他娘家人来个幸福的全家福,留下这美好的回忆。

甲:应该的。

甲:然后李老师去吃完他老丈人家为他精心准备的早餐。餐桌上,李老师有接受了他老丈人的一番教导,当时李老师坐在桌子上,吓得跟个耗子似的,生怕老丈人一生气,新娘不嫁给他了。

乙:至于吗我。

甲:吃完早餐,由于时间紧迫,我们也没有在李老师老丈人家久留。我们在李老师娘家人的祝福和叮嘱中,接上新娘,便踏上了回程。

乙:应该的,结婚都要掐着时间来的。

甲:迎亲的车队又按着来时的路一路赶回了李老师的家。车队一到家门口,鞭炮就响起来了,两个小孩在大门的墙头上往下撒着糖果,一群男女老少也不顾及鞭炮的响声了,疯狂开始抢夺地上的糖果。

乙:这也是我们那的风俗。代表喜气洋洋。

甲:当我下车的时候,我才发现李老师家里等待迎亲的队伍那个壮观,简直万人空巷,推三顶四的。

乙:这是什么形容词。

甲:这就是为了形容那场面热闹非凡。

乙:这说明我家亲戚多,我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时刻,娶媳妇进门,在我们那里叫做”过门“。

甲:这些人里面大部分是你的亲戚,但是剩下一部分是你的街坊邻居。

乙:对,街坊邻居也来了不少。

甲:你的这些街坊邻居来的一般都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中年妇女,这些人都是打着看新媳妇的名义来的,顺便议论个家长里短。

乙:什么意思?

甲:我就听见两个大妈再背后议论你。

乙:议论什么了?

甲:一个大妈跟另一个大妈说:“李四这孩子,从小鼻子邋遢的,长得也不大出息,没想到找了这么俊的媳妇."另一个大妈说:“是啊,真是祖上烧了高香了,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啊。俺家那小子比他长得出息多了,就是找不到媳妇啊。”(山东土话)

乙:打住,有这么说话的吗?

甲:这可不是我说的,要生气,回家跟你邻居那俩老大妈干架去。

乙:我犯不着。她们这是羡慕我。跟你一样,羡慕嫉妒恨。

甲:好吧,还挺会自我原谅的。咱们继续往下说,放完鞭炮,抢完糖果,李老师抱着新娘往他的新房走去,我和伴娘走在后面。接下来就是我最心疼的时候了。

乙:你心疼什么?

甲:因为接下来主要环节就是闹伴娘,我的心啊,冰天雪地的。

乙:切,看你那小心眼吧,闹伴娘是什么地方都有的风俗,既然选择了当伴娘,就要做好被闹的准备。

甲:可是这伴娘毕竟......

乙:毕竟什么?

甲:你懂得。

乙:熊样。

甲:刚到里老师的婚房里,王狗熊就喊出了一句非常霸气的山东风俗。

乙:什么风俗?

甲:叫做“摸摸伴娘的腚,一辈子不生病。”

乙:好嘛。

甲:王狗熊一边喊一边喊就一边下手了。她和你的那些狐朋狗友们一把伴娘抓了过去,开始动手动脚。那伴娘可能也没见过这个市面,被吓蒙圈了,一边反抗一边大喊:不要,不要。那声音甜度绝对十个加号。

乙:还意淫呢。也不想想办法。

甲:这时,我鼓足勇气站了出来。我对王狗熊他们说:你们慢点吧,毕竟小姑家没见过市面。别吓着了。

乙:不错,挺勇敢的。

甲:这不说倒好,一说麻烦来了,只见王狗熊大喊一声:来把伴娘和伴郎一块夯了。只见你那群狐朋狗友一把我压在了床上,然后把新娘推到压在了我的身上。一群人把我和伴娘高高的扔了起来,然后重重的砸在了床上。来来回回十几下,当时我那个感觉啊。

乙:什么感觉?

甲:真是上面舒服,下面疼啊。

乙: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惦记着上面的伴娘呢。

甲:在我们被夯的时候,还有一群咸猪手在伴娘的屁股上上下求索。伴娘吓得的叫声不断啊,当时我那个冰天雪地的心啊,又开始加霜了。

乙:至于吗?

甲:当然至于,我的心和她的屁股是连在一起的。

乙:瞧你那点出息。

甲:直到伴娘都快哭出声音了,你那群狐朋狗友才意犹未尽的罢手。

乙:辛苦你了,改天为了你受伤的屁股我也得好好请你大吃一顿。

甲:我原以为,李老师那群狐朋狗友闹完我和伴娘就可以结束了。没想到李老师和他的新媳妇更是接受了更精彩的待遇。

乙:你打住,这段可以略过去。

甲:你问问观众朋友们同意吗?

观众:不......

甲:你看。话说李老师被他那一群狐朋狗友们用透明胶带来了个五花大绑,手脚全部被绑住,动弹不得。然后李老师被扔到床上趴着。新娘骑在李老师的身上,还得抽出右手,不停的拍打李老师的屁股。新娘每拍打一下,李老师还得配合的叫几声,啊!啊!不然会遭到其他人的大刑伺候。当时你那叫声比我叫的这个销魂多了,来,再给观众朋友们叫几声听听。

乙:去你的。

甲:新娘也挺惨,本来就穿着结婚的大红衣服,骑在李老师身上又怕走光,只好用左手护着衣服,右手拍打着李老师的屁股。那脸憋得跟充气娃娃似得。

乙:我的心当时那个心啊,冰天雪地的啊。

甲:李老师那群狐朋狗友在一旁笑的那是个个是前仰后合的。尤其你那发小王狗熊由于体重过于庞大,笑的差点岔气,最后笑的一深蹲,只听见“噗”的一声,

乙:怎么了?

甲:把裤裆撑烂了。

乙:这就是典型的幸灾乐祸。

甲;依我说,你们山东这种闹伴娘的风俗应该改改。

乙:怎么说。

甲:结婚本来应该高兴的事情,闹闹开心也无可厚非。但是闹伴娘不要闹得太过分,以至于给伴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麻烦。前几天不就还有因为当伴娘被羞辱而导致的悲剧吗。所以说一定要克制,适可而止,不能没有底线。

乙:我同意你的观点。(节选部分,后面省掉。作者qq:402241272)

标签: 相声剧本

相关推荐

添加新评论,含*的栏目为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