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梦今圆(一)
古梦今圆
甲: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某某
乙:大家好,我是杜某
甲:等会,您贵姓
乙:刚不说了吗,免贵姓杜
甲:姓杜好啊,名人忒多
乙:过奖过奖!比如?
甲:杜迁,杜月笙,杜十娘。
乙:打住,我听着怎么不像是夸人呢?
甲:咋了
乙:您说的这三位,两位是虚拟文学人物,一位是黑帮大哥。
难道我杜家就没有正经人物?
甲:这个?恕在下愚昧?
乙:孤陋寡闻(鄙视),别的不说,单单一个杜甫,足以傲视群雄了吧!
甲:诶!提到杜甫,倒让我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乙:啥事?说来听听
甲:前段时间,我读《唐诗三百首》,发现啊,古代许多大咖的心愿,咱们党在这100来年的历程中,都替他们完成了。
乙:哦!那挺有趣的,说说,咱们党做了哪些事,又替哪些人完成了哪些心愿?
甲:那咱们就从你本家大佬说起如何?
乙:杜甫?行,就从他说起。
甲:杜甫,人称诗圣,不但诗写的好,而且品格高尚。
乙:那是,我杜家人能差吗?您说哪些高尚品格
甲:忧国忧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乙:诶,这是《春望》,它还有一姐妹篇《哀江头》,“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甲:这都知道,可以啊。这两首诗啊,是作者在安史之乱后回到长安,见到昔日繁华的都城残垣断壁,侵略者肆意横行,百姓流离失所时所作的感时伤乱之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富强的美好愿望。
乙:这个愿望,咱们党怎么替他完成的?
甲:听好了,1921年咱们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大环境与安史之乱时的唐朝极为相似,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外驱列强,内安百姓,建立新中国。结束自晚清以来的百年战乱,还人民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之后,改革开放,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大二大经济体,国富民强。
乙:不错,自此以后。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甲:这还不算。
乙:还有?
甲:建国并不等于长治久安,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保障,幸福生活也只是昙花一现。历史上的赵宋王朝就是如此。
乙:您说的没错,数百年来,外夷亡我之心不死。无军不强,所以啊,边塞诗人王昌龄就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感叹。
甲:冷兵器时代,确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是放在现代,杰出将领并非决定性因素。
乙:愿闻高见
甲:自打1945年,两个小屁孩(原子弹“胖子”“小男孩”)在广岛和长崎炸响。核威慑就成了一个国家安全保障的最大依靠。因此,在咱们党的领导下,钱三强等老一辈核物理学家,用青春和热血,浇筑了我们核大国的地位的同时,也浇灭了外敌的觊觎之心。这可不是一两个飞将军能比的。
乙:确实如此,一弹抵万军。为了这事,老美在不遗余力制裁伊朗的同时,还无耻的派人暗杀伊朗核物理专家。
甲:有见地
乙:那接下来,咱们该说谁的愿望了?
甲:别急,我先考考你。唐初四杰知道不?
乙:那不废话吗?骆宾王,王勃,杨炯,卢照邻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甲:谁最有才?
乙:当推王,骆二人
甲:那好,咱们就来说说卢照邻
乙:等会儿,不是王骆最有才吗?
甲:有才我也不说,有意见?
乙:啊没,您随意。
甲: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他的《长安古意》
乙:这首诗我知道,是古代都城诗的代表作之一,这类诗词还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都是对汉唐都城繁华景象的描绘。
甲:博学(竖拇指),但是您还是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乙:您就吹吧,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来。还透过现象看本质。
甲:嘿嘿,别不服。您听好。这首诗,表面上描写的确实是唐都城的繁华景象,但内里却是作者以此来揭露统治阶层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的社会现象。正所谓“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乙:还是没整明白。
甲:都懒得说你了,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政府机构中最繁忙的纪委大院和公安局都乌鸦筑巢,鸟雀栖息了。说明当时体制败坏,政府机构形同虚设。
乙
:这回我懂了,为官者只顾贪图享乐,中饱私囊。最终只会使得人民怨声载道。粉饰来的歌舞升平,是虚幻不真实的。甲:所以咱们党就确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打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自身队伍的建设,远有延安整风运动,近有轰轰烈烈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乙:扫黑除恶?古人没有怎样的概念吧?
甲:(不屑的眼神)怎么没有了,还是一位与杜甫齐名的大咖说的。
乙:李白?我印象中诗仙没有这样的作品。
甲:哎,无知真可怕。天宝年间,因玄宗慕其诗名,特招李白进京供奉翰林。原本以为自己一腔为国为民的政治报复即将得到施展,不料诗人入朝后才发现,此时的朝廷小人得志,权贵当道,于是发出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无奈感概。
乙:明白了,诗人这是以冰塞黄河,雪满太行来比喻小人当道,权贵得势。也就是今天说的苍蝇满天飞,老虎漫山窜。
甲:孺子可教。你看,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活动,这不是还咱们老百姓一个朗朗晴天了吗。如果诗仙活到现在,他一定会把《行路难》的结尾改为“乘风破浪在此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呃,想想,这唐朝的环境还真是恶劣。
甲:非也,政治坏境确是不敢恭维,可自然环境还是不错的。
乙:怎么说?您去过。
甲:当然没有,但是我们可以从诗词里面发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乙:王维的《鸟鸣涧》
甲:嗯,你想象一下,夜幕降临,你漫步在林间小道上,享受着劳累一天后的静濏,渐渐地,月亮升起,月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斑斑驳驳,惊起了沉睡中的鸟儿,叽喳乱叫几声。旋即又回归宁静。这是多么美的景色(陶醉的表情)
乙:打住打住,陶醉什么呢?就你说的这景色,这风光,现在的华夏大地,比比皆是。
甲:这还不是得益于咱们党的高瞻远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是世界难题。
乙:确实是,和堵车一样,全球疑难杂症。
甲:所以,吸收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咱们党中央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先是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十八大以来又大力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既要钱袋子,又要绿岗子;宁要绿岗子,不要钱袋子。现在,长江十年禁渔,经济给生态让路。
乙:您说退耕还林,十年禁渔?那农民吃什么,拿什么缴税,又拿什么解决最基本的教育医疗?
甲:(一脸嫌弃的表情)我看您是今人的身子古人的脑子,谁说种田一定要交税,谁说读书看病一定要花钱?
乙:难道不是?“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可不止发生在唐一朝。
甲:苛政猛于虎那是在封建社会。早在2006年,我国就已经免除了延续华夏历史几千年的农业税,甚至现在农民种地国家还反过来贴钱给他们呢。
乙:种地不交税,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甲:这是活生生的事实。不仅如此,在民生方面,9年义务教育已经实施了快20年了,孩子上学不用缴费,就连吃的,国家财政都有营养餐补助。医疗就更不用说了,全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体系的建立,真正实现了幼有所养,老有所依。
乙:不可思议啊
甲:还有更不可思议的。2021年,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7.7亿农村贫困人口告别贫穷。其中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就是国家建好房子,免费提供给那些由于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的农民。这种事,华夏几千年,也只有咱们共产党人领导下的新中国一家。
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这不是我本家诗圣的毕生夙愿吗?这事做的,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甲:您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前确实无古人,至于后面的来着嘛,不仅会有,还会前赴后继。因为咱们共产党人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不管走多远,我们也不会忘记来时的路。
乙:这一点我承认,就拿这两年的新冠疫情来说。咱们国家做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及。危难时刻,冲在第一线的,永远是咱们共产
党人。这就叫合:“老歌新唱不变味,古梦今圆只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