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武陵城(一)
抗战电影剧本《血战武陵城》
影片名:血战武陵城
编 剧: 黄祥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
编剧微信:wxid\_euaalib4rcwl22
编剧QQ:2282776098
编剧电话:18890355730
故事题材: 武冈县城抗日保卫战
**电影类型:剧情、历史、抗战
影片时长:100分以上
字 数: 剧本正文4万2千多字
对标作品:(必填)电影《捍卫者》
完成状态: 完稿
版权归属: 黄祥明(原创作者)
谨以此片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九周年献礼!
并向抗日战争期间浴血奋战的地下党游击队致以崇高敬意!
1、一句话故事:武陵城抗日保卫战,国军一营、黄埔军校二分校学生大队、中共游击队、民众志愿者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合力打败10倍日军,创军事奇迹。
2、剧情梗概:(300-500字)
武陵城(武冈县城)抗日保卫战是雪峰山战役最经典一战,是整个战役的抢眼。国军74军军长施中诚在雪峰山主峰东麓,布下A字战阵,称为武陵、武阳、武安三武战场,武陵城便是A尖前哨。施中诚把军部警卫连交给58师172团1营长葛道指挥,组成600兵力加强营。葛道联合黄埔军校二分校学生大队500兵力,中共湘桂游击队一千兵力,动员民众三千志愿者共同抗击日军68师团3万鬼子进攻。以“守险不守陴”战术设置城内外三道防线,一道防线军校学生大队与游击队断路地雷阻击战,葛道营长及时发现炸掉日军坦克战机,命令营副李凤林率领1连敢死队,在二道阻击防线上,用美制汽油弹炸毁日军坦克10辆。第三道坚守城陴战,西城墙被日军炸开个口子,突进500日军,葛道命令李凤林200敢死队,展开巷战,全歼突进城日军。日军攻城不克,派出小分队假扮游击队,从资水河道水路潜入城内,挑起游击队与国军矛盾,给日军炮火指示炸毁守城指挥部目标,小鬼子小分队被游击队抓获,守城指挥部有惊无险,游击队这才洗清汉奸罪名。游击队与民众志愿者修堵城墙缺口,依托武陵城墙甲天下天险,巧战血战七昼夜,合力打退3万攻城日军。日军115大队断后,被游击队交通员带路到葛道营与游击队伏击阵地,全歼鬼子115大队,葛道加强营幸存9人,营长葛道一战成名抗日英雄。游击队和民众志愿者为保卫武陵城做出了重大牺牲,这一仗在全国县城抗战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一笔,更加奠定了武陵城千年文化名城的历史地位。(589字)
3、故事看点:(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国军172团加强营,黄埔军校武冈二分校护校大队,中共游击队,民众志愿者,同仇敌忾,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展现全民抗战热潮;精湛的战术理论与实战的有机结合;绝妙的敌我双方军事智慧较量;不畏强暴的巷战肉搏战拼杀亮剑;刚柔相融的军人家国情怀;妙趣横生的历史典故,热情洋溢的风土人情点缀。
4、思想内涵、剧情主题:(不少于300字,不含标点符号)
抗战电影《血战武陵城》通过讲述葛道营长,奉令率领加强营600兵力坚守雪峰山战役前哨武陵城,联合中共湘桂游击队、黄埔军校武冈二分校护校大队、民众志愿者,携手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与68师团3万攻城日军奋战7昼夜,最后与援军44师内外夹击,芷江机场飞虎队飞机空中轰炸,合力打退10倍攻城日军,保卫了武陵城的战斗故事,成为县城保卫战经典战役载入史册。本剧塑造了葛道一战成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他勇猛顽强、身先士卒、指挥有方的英雄气概,创建了军事战斗奇迹。
同时通过塑造了葛道和他战友、黄埔军校二分校学生大队、中共湘桂游击队、民众志愿者的英雄群像,颂扬了中华民族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民族气节,赞扬了
以葛道为代表的英雄群体不畏强敌、生死一拼的亮剑精神,彰显了中国全民抗战同仇敌忾群体丰采,从而折射出战争风雨来方显英雄本色,时代造英雄的真谛,唤醒人们珍惜和平生活的思考。(371字)5 、故事大纲(1500-3000字)
字幕:1945年4月雪峰山抗战前哨武陵城首开第一战。
战争硝烟滚滚,日军左路军68师团3万兵马从东安大踏步西进,进攻雪峰山,夺取湘西芷江机场战斗拉开序幕,前哨武陵城首当其冲。
国军74军军长施中诚、与51、57、58师师长们研究雪峰山主峰东麓战场军事部署。首先向师长们介绍了一位不够参加师长军事会议资历的小军官,他就是58师172团1营长葛道。军长为什么要葛道营长参加师长军事会议?军长给师长们买了个关子,等军事部署完毕,答案自然揭晓。
74军在雪峰山海拔1934米主峰东麓,布下武阳、武安、武陵“三武镇A字战阵。”三个主力师摆在A字底线武阳、武安,武陵城则是A字顶尖前哨,由葛道1营防守。74军三个师的三个特务连临时组成后卫敢死营,由军长施中诚临时担任敢死营长,一旦前哨武陵城1营和武阳、武安三个主力师失守,日军要跨过雪峰山夺取芷江机场,最后由军长施中诚亮出敢死营底牌,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部署。74军三个师主力在中间主战,前哨、后卫都只有一个营,葛道与军长施中诚分别为前哨、后卫营长。葛道营长参加师长军事会议关子,答案不言而喻揭晓。
葛道营只有3个连450兵力,因武陵古城有东西南北四大城门,军长施中诚临时把军部警卫连补充到1营,组成600兵力加强营,坚守雪峰山前哨武陵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武陵城是大后方,武汉沦陷,黄埔军校二分校从武汉后撤武陵城后方,雪峰山战役爆发,大后方武陵城变成抗日前线,二分校学生再次迁徙去了四川成都,留下500人护校大队,上校战术教官郑国鼎为大队长,少校军事素质教官谢锦涛公开身份是副大队长,实为中共地下党游击队长,协助葛道加强营,打响武陵城保卫战。
游击队政委刘布谷,队长谢锦涛率领千人游击队,战前一分为四,谢锦涛领2队协助葛道营守城。政委刘布谷领1队疏散民众,动员组织3千民众志愿者,备用三合泥沙袋,随时堵塞被日军炸开城墙的缺口。副队长李少国领3队与军校郑国鼎学生大队一左一右,城外守险阻击日军进军,迂回攻击日军后队。副政委史秋梅领4队建立伤员救治所,弥补葛道营无医疗救护队空缺。
县长刘公武甘当后勤部长,指令县粮食局长夏梦轩建立后勤粮食供应站,为守城军民提供后勤保障。
黄埔二分校战术教官郑国鼎献策“以攻为守,守则存,以守为守,守则亡,攻防兼备”战术,城外设立两道“守险不守陴”军事阻击防线,城内依托武陵城墙甲天下天险,建立城亡与亡防线,多方位日夜打击日寇。三道防线周密部署,巧妙周旋,迎战攻城日军。
郑国鼎学生大队与李少国游击三队,一左一右首开城外10公里木瓜桥第一道防线阻击战,用地雷、炸药包炸断道路,首战阻击日寇进军。
一道防线阻击战,葛道总指挥发现日军坦克停滞在断路上,及时扑捉到炸毁日军坦克战机,在城外5公里第二道防线上,命令营副李凤林组织一支专炸日军坦克敢死队,利用美制汽油炸弹,炸毁日军坦克10辆,将68师团3万日军阻击在蔡家凼2天,不能前进一步。
日军68师团长堤三树男仗势3万大军十倍优势,采取东西北三面攻城战术,一百多门大炮轰击武陵城甲天下城墙,哪知城墙两丈高,一丈宽,厚实坚固,连攻三天,未能破城,只是城墙上军民伤亡较大。
省六师范涂美丽率领女生志愿班,将伤员抬下城墙,送进城南救护所。游击队副政委史秋梅充当救治医生,与外科医生罗复康等人,开头颅,破胸腔取出弹片子弹,救治守城伤者,挽救了百人伤者生命。
日军攻城三日不克
,也在调整攻城部署,改三面进攻,转换集中一面进攻战术。南面城墙下是资江河流,东面城下是大片水田,北面城下是陡峭山坡,唯有西面城下一马平川,集中突破西城是最佳选择。大炮炸不开城墙,采取抓阄方式,组织百人特战队,自杀式人体炸药包炸开了西城墙几个口子。绰号络腮胡子的永里大佐率先锋军,从炸开的城墙口子突进武陵城500人,战局形势十分险峻,武陵城摇摇欲坠。葛道加强营也在调整部署,加强西城力量。日军一旦炸开城墙缺口,采用美式喷火器打出一道防火墙,阻隔日军后续队伍。刘布谷指挥游击2队和3千守城志愿者,用三合泥沙袋全力封堵城陴缺口。营副李凤林率200敢死队,与突进城日军展开巷战,利用街巷房屋有利地形掩护,关门打狗,打到岷王府院内,李凤林与日军大佐永里单打独斗了十几个回合。永里战前夸下海口,半年没刮络腮大胡子了,今天要攻进武陵城刮络腮胡子,胡子没刮成,却叫李凤林一刀把他的脑袋砍下。500日军全部战死,但李凤林200敢死队在巷战中,也付出了150人的代价。
日军五天攻城不克,堤三树男师团长派出井山边情报少佐率领小分队,从资水河水路潜入城内,假扮游击队,给日军炮火指示炸毁守城指挥部目标,袭击指挥长官,挑起游击队与国军矛盾,国军果然上当,葛道总指挥率领警卫连追到游击队驻地,要将游击队政委刘布谷以汉奸罪抓起来砍头,一时间国军与游击队水火不相容。游击队长谢锦涛灵机一动,让总指挥检查游击队枪支是否在袭击指挥部时间开过枪,检查无一支枪开过火,谢锦涛当场答应总指挥,立即破解袭击指挥部案件。小鬼子小分队第二次假扮游击队袭击指挥部,被游击队抓获,守城指挥部有惊无险,游击队这才洗清汉奸罪名。
葛道营长心里也明白,他的加强营几天下来,能战斗的不到3百人,日军再攻城,就意味着真要城亡与亡了。入夜,他与营副李凤林两人在指挥所叙说军人家国情怀,忠孝不能两全话题。葛道营长发现志愿者涂美丽暧昧李凤林秘密,李凤林却不敢在战火狂飙的年代心存非分之想。葛道营长却心存忠孝两难权衡,城亡与亡殉国大忠,却对不起父母、妻小,不孝不义。两人进入战斗间隙梦乡,葛道却比李凤林多了一些魂牵梦挂,家是身后山连着思念的线,跪拜父母,大忠不孝离家,奔赴抗日前线。床前小儿女,人间第一情,其乐融融。与爱人花前月下,秋千荡悠悠。
葛道总指挥别无选择,决心城亡与亡,在黎明时分,来到伤员救治所,他不能让伤至半条命的战友,也跟着他城亡殉国,在日寇再次攻城之前,让游击队把伤员送出城。
武陵城危在旦夕,葛道营长向团长、师长请求增援,团长李仁俊无奈之下,把自己的警卫排增援了葛道营守城。74军军长施中诚协调牟廷芳94军44师驰援武陵城,芷江机场飞虎队黑寡妇式轻型轰炸机空中轰炸,攻城日军遭天上、城内外三面打击,无力破城,狼狈撤离,武陵城岿然不动。
第七天,日军全面撤退,留下小笠原115大队断后掩护,在逃离武陵城时,大雨中迷路,抓到一个百姓带路,却是中共游击队地下交通员,把115大队日寇带入到中国军伏击地堰桥堍,日军发现上当,将游击队地下交通员连砍四刀牺牲。日军115大队800鬼子被伏击全歼,葛道加强营最后幸存9人,武陵城保卫战取得最后胜利。
堤三树男指挥日军68师团撤离武陵城前哨,国军74军参谋长邱耀东倍感蹊跷奇妙,与军长施中诚分析原由,葛道加强营幸存9人,千号游击队竟然全身而退,真是神了。参谋长邱耀东认为是当地土匪,军长施中诚早想明白了,断定是共字头大土匪,命令执行下一步作战计划:乘胜追击日寇,搜查剿灭共匪。不久后,地下党谢锦涛在雪峰山武安山门被国军杀害。
葛道一战成名,升为172团团长,李凤林接任1营长,9人
全部官升一级。黄埔二分校护校大队长郑国鼎升为少将副师长,58师172团团长李仁俊升为师参谋长。为了补充兵员,葛道团长将武陵城3千志愿者中的年轻人抓了壮丁,胜利撤出武陵城,民众夹道热烈欢送。(2892字)6、人物简介
1、葛道,男,30岁,国军74军58师172团1营营长,雪峰山战役武陵城保卫战总指挥,一战成名抗日英雄。
2、李凤林,男,25岁,1营营副,敢死队长,武陵城保卫战战功显赫。
3、施中诚,男,国军74军军长,雪峰山战役三武(武陵、武阳、武安)战场指挥长官。
4、邱耀东,男,国军74军参谋长。
5、蔡仁杰,男,74军58师师长。
6、李仁俊,男,74军58师172团团长。
7、连 长:周北辰、黄幼知、王秋生、陈春虎。
8、排 长:宁顺卿、柔卫宁。
9、班 长:刘世军。
10、士 兵:曾全恒、夏前世。
11、刘公武,男,黄埔军校二分校少将政治部主任、国民政府武冈县县长。
12、夏梦轩,男,国民政府武冈粮食局局长。
13、郑国鼎,男,黄埔军校武冈二分校大队长,战术教官。
14、谢锦涛,男,黄埔军校武冈二分校少校副大队长,中共地下党,湘桂游击队长,率队配合国军1营守卫武陵城。
15、刘布谷,男,湘桂游击队政委,中共武陵城地下党。
16、李少国,男,湘桂游击队副队长。
17、史秋梅,女,湘桂游击队副政委。
18、罗复康,女,湘桂游击队外科主刀医生。
19、罗 丹,女,湘桂游击队女子班班长,医生助理。
20、涂美丽,女,省第六师范学生,守城志愿者女子班班长。
21、黄人众,男,55岁,群众志愿者代表。
22、堤三树男,男,日军68师团长。
23、关根久太郎,男,日军68师团旅团长、支队长。
24、永 里,男,日军68师团先锋军大佐,绰号络腮胡子。
25、小笠原,男,日军68师团115大队长。
26、井山边,男,日军情报少佐。
27、长版建雄,男,34师团长。
28、潘三胖,男,翻译官,汉奸。
29、坂西一良,男,日军司令长官。
30、小 林,日军参谋长。
31、战士、游击队员、群众、日军士兵若干名。
《血战武陵城》剧本正文
(剧本场次:主场次95场,战斗和梦境回忆等50多个分镜头场次,实际场次达146场次以上,100分钟左右,剧本正文4万2千多字。)
1、字幕:1945年4月,抗战雪峰山战役拉开序幕,战争硝烟滚滚,日军左路军68师团3万兵力,坦克开路,气势汹汹,从永州东安一路西进,杀向雪峰山,试图夺取雪峰山西麓芷江军用机场,前哨武陵城首开战局。
2、雪峰山西麓国军74军指挥部。日。内。
Δ场景镜头:雪峰山战役,三五师(51、57、58师)防守武陵、武阳、武安(武冈县山门乡因蔡锷将军故居称武安宫,后人以武安代指山门,今属洞口县管辖)三武战场。74军指挥部,军长、参谋长、师长们召开军事会议。
施中诚:(74军军长)诸位师长、参谋长,在军事部署会议前,我先介绍一位不够参加师长军事会议资历的小军官,他就是58师172团1营营长葛道,为什么要一位营长参加师长军事会议?本军座先买个关子,等军事部署完毕,你们就自然明白了。葛道营长站起来,让师座长官们认识一下。
葛 道:(站起来敬礼)卑职不才,承蒙各位长官厚爱,有幸参加军部军事会议,是卑职之荣幸。但卑职现在尚不知道为什么要我这个小营长参加师长们的军事会议,军长给师长们卖了个关子,卑职不敢说军长给小的也卖了个关子,可卑职确实蒙在鼓里,
真诚期待军长揭晓答案。施中诚:书归正传,先请参谋长邱耀东讲解雪峰山战役部署。
邱耀东:(74军参谋长)诸位,请看军事部署图,日军雪峰山战役总司令长官坂西一良部署5个师团,10多万兵力,兵分左中右三路军进攻雪峰山,企图跨过雪峰山,夺取雪峰山西麓芷江机场。中路,右路都是一个师团,每个师团2万5千兵力,唯独左路军是34、68两个师团,5万兵力,是中路、右路军的双倍,可见左路军的重要性。雪峰山战役总指挥王耀武司令长官,把阻击日寇左路军的重担交给了我74军,我军布防A字形战阵,主力在A字底脚线,A尖只有58师178团1营防守。下面请军长下达作战命令。
施中诚:武陵城是雪峰山抗战前哨,东西南北四大城门,葛道1营只有3个连450人,本军座把军部警卫连补充到1营,组成600兵力的加强营,命令58师172团1营长葛道率领加强营防守武陵城。
葛 道:是!
施中诚:命令周志道的51师、李琰的57师、蔡仁杰的58师三个师重点死守雪峰山主峰前的武阳、武安两个山门。
周志道、李琰、蔡仁杰:遵令!
施中诚:三个师的特务连都交给本军座组成敢死营,军长当敢死营营长,前哨葛道加强营阵亡了,你们三五师山门阵亡了,最后由我这个后卫营长率领敢死营上,日军要突破三武战场,夺取芷江机场,除非从老子尸首上踏过去!全军听我命令,立即布阵迎敌!
众长官:卑职遵令,誓与雪峰山共存亡!
3、长沙日军坂西一良官邸。日。内。
Δ场景镜头:日军长沙官邸,坂西一良中将召开军事会议,部署进攻雪峰山,夺取芷江机场战役。
坂西一良:(日军中将司令长官)本司令长官制定的夺取芷江机场作战方案,得到南京岗村宁次司令官批准,请小林参谋长讲解战役部署。
小林君:(参谋长,长得一脸横肉,鼻子底下留有一撮黑毛,厚嘴唇,尖下巴,扯着公鸭式的嗓子,指着军事沙盘)诸位,皇军太平洋战争节节失利,三个月未能灭亡中国,却深陷八年不能自拔,中国军却开始战略反攻,芷江机场飞机天天轰炸帝国本土东京,为了夺取芷江机场,解除中美空军飞机对帝国本土轰炸之危,皇军集中5个师团,10万大军,兵分左中右三路,踏过雪峰山屏障天险,攻打夺取湘西芷江机场。请坂西一良司令长官下达作战命令。
坂西一良:本长官命令,长船引正之的64师团为总预备队。
长船引正之:(64师团长)嗨!
坂西一良:渡边洋47师团为右路军,由新化、溆浦进军。
渡边洋:(47师团长)嗨!
坂西一良:菱田元四郎116师团为中路军,从宝庆、隆回进军。
菱田元四郎:(116师团长)嗨!
坂西一良:长伴健雄34师团与堤三树男68师团为左路军,由东安、武冈、武阳、武安进军。
长版建雄、堤三树男:(34、68师团长)嗨!
坂西一良:左中右三路军杀向雪峰山,夺取芷江机场,消除中美空军飞机对帝国本土的轰炸威胁。
众长官:(异口同声)嗨!
4、黄埔军校武冈二分校操场。日。外。
Δ画外音:抗战初期,武汉沦陷,黄埔军校武汉二分校迁往大后方武冈县,雪峰山是武冈县的最高峰海拔1934米,是阻挡日军攻打芷江机场的天险,武冈由抗战大后方,变成了抗战前线。黄埔军校武冈二分校再次搬迁至四川成都,李明灏校长带领部分二分校长官先行去了四川成都,教务主任周磐带领后续学生队伍跟进,留下一支500人的学生大队护校,配合葛道加强营坚守武陵城。
周 磐:(黄埔军校二分校教务主任,代理校长)全体学员们,武冈是抗战大后方,二分校在此办学7年,培养抗战军人2万多名,日军要发动雪峰山战役,抢夺芷江机场,武冈由大后方变成抗战前方,为了保证同学们安全,蒋委员长命令二分校迁往四川成都,留下一支500人护校大队,教官郑国鼎、谢锦涛出列。
郑国
鼎、谢锦涛:(正副大队长)请校长训示。周 磐:学校委任你们二人为正副大队长,带领学生大队保卫学校,配合172团1营守卫武陵城。
郑国鼎、谢锦涛:是!坚决完成任务。
周 磐:迁往城都的学生队,立即出发!
Δ场景镜头:黄埔军校二分校学生队伍,高举二分校旗帜,浩浩荡荡,迁往四川成都,护校大队向他们招手告别。
5、武陵城保卫战大炮台指挥所。日。内。
Δ场景镜头:武冈县长刘公武,县粮食局长夏梦轩,黄埔军校二分校护校大队正副大队长郑国鼎、谢锦涛,加强营营长葛道,营副李凤林,1连长黄幼知、2连长陈春虎、3连长王秋生、警卫连长周北辰参加守城军事会议。
葛 道:(营长,武陵城守城军事总指挥)诸位长官,县长、局长大人,你们的军衔、职位都比卑职高,可长官委任卑职为武陵城守城总指挥,如何守城?卑职心悦诚服先听长官们的高见。
刘公武:(黄埔军校二分校政治部主任,少将军衔、武冈县长)论军衔职位,本人最高,尤其是头戴武冈县长大人乌纱帽,守住武陵城乃责无旁贷,本大人第一个态度,军事上拥戴葛道营长为守城总指挥,本县长甘愿充当守城总后勤部长。从抗战前方避难来到大后方武陵城的难民,国民政府要求不冻死饿死,每天免费供应稀饭,如今大后方的武陵城也变成了抗日前线,武陵城民众和成千上万难民如何疏散安置?本县长认为这是守城的第一步,难度较大,不可乱了方寸。
夏梦轩:(县粮食局长)县长大人开了尊口,本局长全力以赴,保障军粮供应,绝不让守城军民空着肚子抗日,难民免费稀饭供应暂时还能维持。
谢锦涛:(黄埔军校二分校护校大队副队长,少校军衔,中共秘密地下党)本队副提两个问题,疏散武陵城民众和难民,组织志愿者守城,抬担架救护伤员,交给游击队去完成,全民动起来,便可做到守而不乱。
葛 道:疏散民众和难民,本指挥赞成,衡阳保卫战前夕,疏散50万市民和难民,吸取南京大屠杀教训,不做无谓的牺牲。
谢锦涛:第二个问题是守城兵力不足,葛道加强营600人,军校护校大队500人,合计1100兵力,要抵抗日军左路军34、68两个师团5万兵力进攻,显然是螳臂当车,力不从心。据说湘桂黔游击队有一千号人,自愿配合国军守城,要求国军派一名军事指挥长官去指导他们打仗,请总指挥和县长大人考虑。
葛 道:谢队副这个问题提得有些棘手,这可是犯忌讳话题。湘桂黔游击队本营长也有所耳闻,据说他们的行为很像共产党,不是传说中的土匪武装。我们派一名军事长官去统领他们,谁敢去陷入虎口?
刘公武:关于雪峰山绿林土匪武装,本县长曾经派兵围剿过,有的被国军改编,有的被抗日游击队收编,游击队抗日不扰民,此乃有目共睹,是不是共产党队伍?本县长尚未查明。
谢锦涛:总指挥、县长大人不必惊慌,共产党没有那么可怕,毕竟现在还是国共合作抗日时期,共产党不是天天喊抗日吗?就看他们是真抗日,还是假抗日?再说,据卑职了解,湘桂游击队不是共产党队伍,而是雪峰山几股土匪组建起来的自卫武装,要求国军派一名军事长官去指导他们打仗,完全是从抗战军事角度考虑,真要是共产党队伍,还要国军派军事干部去统领他们吗?
刘公武:真要是共产党队伍,谁敢去趟浑水?
谢锦涛:我说了他们是土匪自卫武装,本人自告奋勇去担任湘桂游击队军事指挥长官,带领他们抗日守城。国军不是有改编土匪武装的政策吗?本队副去改编他们不就有机会了吗?
葛 道:我作为守城军事指挥,只要愿意抗战,不管他是什么党,什么军,不拘一格选队伍,谢队副愿意统领游击队抗日守城,本指挥不反对,分寸由你自己把握,小心陷入共党陷阱。
谢锦涛:多
谢总指挥信任,卑职定当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为宗旨,以抗击日寇保卫武陵城为准则,合力抗击日寇。郑国鼎:(大队长,上校军衔)你们都说了意见,我的意见三句话不离本行,本大队长在军校是战术教官,抗日守城战术,本人认为,以攻为守,守则存,以守为守,守则亡。意思是单纯的傻守死守,反倒守不住。那么如何守之?以守为攻,不败之敌,以攻为守,制敌先机,融会贯通,攻守兼备。意思是攻与守要融会兼备,攻守并举,才是战之胜者。
谢锦涛:郑教官战术高明,根据郑教官攻防兼备战术,本副官建议:城外设立两道守险不守陴(城墙)军事阻击防线,城内依托甲天下城墙天险,建立城亡与亡生死防线,多方位日夜打击日寇,形成城内为守,城外为攻,攻守夹击阵势,攻守兼备守城,城则存也。
葛 道:郑教官、谢教官真不愧是战术教官,一语中的,正合本指挥之意。大战略统一了意见,那就制定守险不守陴攻守兼备部署,听候命令。
6、武陵城保卫战大炮台指挥所。日。内。
葛 道:本指挥命令:郑国鼎大队长为城外守险指挥长官,游击队一分为二,刘布谷率领一半游击队听候郑大队长调遣。
郑国鼎:遵令!
葛 道:城内以加强营为主力,依托高两丈、宽一丈城墙天险,组成第三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本指挥在12.5华里城墙上走了一圈,查勘地形,武冈县城城墙甲天下还真是名不虚传,四面藏兵,八方攻略,顶尖级攻防军事屏障,加强营4个连队坚守东西南北四大城门。
四连长:(周北辰、黄幼知、王秋生、陈春虎)遵令!
葛 道:谢锦涛率领一半游击队,填补城墙中段空缺,民众志愿者,准备沙袋,随时堵塞被日军炮火炸开的缺口,协助守城,各就各位布阵迎敌。
谢锦涛:遵令!
刘公武:怎么,这就没有我事了?
葛 道:刘大人乃主公,武陵城父母官,理当指导卑职行使指挥权,令卑职不敢差池。
刘公武:哈哈,总指挥吩咐本大人担当顾问,好,恭敬不如从命。
7、武陵城外马坪乡。日。内。
Δ场景镜头1:湘桂游击队驻地马坪乡简易会议室内,游击队政委刘布谷,副政委史秋梅,队长谢锦涛,副队长李少国,商议配合守城事宜。
谢锦涛: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守城葛道总指挥同意本人以国军军事长官名义,指挥游击队守城抗战。我可以名正言顺的离开护校大队,担任游击队长了,可以公开的与同志们并肩战斗了。
Δ场景镜头2:众人鼓掌热烈欢迎队长上任。
谢锦涛:葛道其人虽然不拥共,但也不公开剿共。不过他还是留了一手,将我游击队一分为二,分成两个分队,一队明确政委刘布谷接受郑国鼎大队长指挥,深入敌后游击作战。我带领二队配合葛道加强营守城。
刘布谷:(游击队政委)谢队长真是足智多谋,周旋在国共两军之间,使游击队参战合法化,暂时不担心被国军剿灭的危险。葛道客观上给了我游击队大胆开展抗战工作的机会,他不是将游击队一分为二吗?我来个一分为四,让葛道更无后顾之忧。史秋梅带领女游击队,组建一支医疗救护队,救护受伤人员,弥补葛道营没有医疗救护队空缺,一定是葛道营长最希望的。
史秋梅:(游击队副政委)好,组建医疗救护队,就包在我身上。游击队女班长罗丹的母亲罗复康是有名的外科大夫,我本人虽不是科班医生,也算半个山寨版的江湖郎中,战场简易救急,配合医生打下手,还真是手拿把掐。
刘布谷:李少国带领老游击队员,组织一支民众志愿队,疏散民众,准备沙袋,随时堵塞被日军炸开的城墙缺口,保证千年古城城墙天险完好无缺。
李少国:(游击队副队长)组织志愿者,我倒是有些经验,河滩坪那些喝稀饭为生的难民,流离失所,恨透了日寇,爱国热情,如干柴烈火,游击队就是火炬,一点便
是燎原之势。刘布谷:我和谢锦涛队长最后分工,我带1队伍跟随郑国鼎大队长开辟城外守险战场。谢队长带2队配合葛道加强营守卫武陵城,保证12、5华里城墙上四面藏兵,八方无死角空隙布阵。
谢锦涛:葛道总指挥给游击队一分为二,刘政委一分为四,我同意,但我要调整一下,副队长李少国与政委刘布谷对换一下任务,李少国率领3队游击队跟随军校郑国鼎大队长,开辟城外战场。政委刘布谷率领1队组织民众志愿者,准备沙袋,随时封堵被日军炮火炸塌的城墙,这样分工的理由是政委刘布谷与我这个队长都在武陵城内,刘政委是游击队主心骨,有刘政委在,我心里才踏实。
刘布谷:谢队长调整部署有道理,武陵城保卫战,守城是关键,我们游击队面临的不仅仅是对敌军事斗争,还要随时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图谋不轨,应对突发事件,保护自我。
谢锦涛:我这个游击队长一直是挂名队长,真正出任游击队长,还就是从武陵城保卫战开始,我担心自己能力有限,有刘政委在城内,我就有底气了。
刘布谷:好,我同意谢队长的调整方案,一分为四部署,分头行动。
8、武陵南城河滩坪后勤站。日。外。
Δ场景镜头:游击队政委刘布谷与粮食局长夏梦轩、志愿者带头人黄人众等人,在武陵城资江河边河滩坪大广场,面对成千上万的难民群,宣传组织志愿者团队守城,其他人员疏散出城。
刘布谷:同胞们,你们来到了抗日大后方,住在城墙政府帐篷下,免费供应稀饭,可是抗日大后方如今也变成了抗日前线,日军兵分三路攻打雪峰山,武陵城是雪峰山抗战前哨,这里将成为抗日硝烟战场,为了保证同胞们安全,留下一部分志愿者配合大军守城,绝大部分同胞们疏散转移出城,跟着粮食局夏梦轩局长转移到云山安全地方,愿意留下来配合国军守城者,请站到这位带头人黄人众一边进行报名登记。
黄人众:(55岁,民众志愿者带头人之一)伙计们,我是为守城大军做饭送饭的志愿者,年轻力壮的后生们,为国出力的时候到了,来吧,站到老夫这里来。
涂美丽:(六师范学生)我们是六师范学生,学校因打仗放假,我们女子班10人愿意留下来,协助大军抗日守城。
志愿甲:我愿意留下守城。
志愿乙:我!
志愿丙:还有我!
Δ场景镜头:一些年轻力壮的人群高喊着:志愿者有我,有我,还有我……不一会聚集了三千人队伍,游击队员们负责登记姓名。
9、武陵城河滩坪难民营。日。外。
刘布谷:同胞们,3千志愿者留下,其他人员游击队护送疏散出城。
夏梦轩:(县粮食局长)同胞们,疏散人员跟着我们粮食局和游击队人员,转移到大云山安全地方,疏散出城人员跟我走。
民众甲:慢着,我们疏散到大云山,没吃没喝,岂不冻死饿死?
夏梦轩:同胞们,大家不要担心,政府有令,不让难民冻死饿死,县长大人亲自安排,有我局长一口饭吃,就不会饿着你们。
刘布谷:同胞们,游击队帮你们搭建临时帐篷,大家一起动手,渡过难关,不要耽误时间了,赶快转移吧。
Δ场景镜头:夏梦轩局长领头,游击队维持秩序,疏散民众浩浩荡荡从武陵城南门出城,向云山深处疏散躲藏。
10、日军左路军进军途中营帐。日。内。
Δ场景镜头:日军34与68师团,到达武冈地界时,在临时宿营地指挥帐篷内,商议攻打雪峰山前哨武陵城事宜。
长版建雄:(34师团长)堤三树男师团长阁下,武陵城是雪峰山前哨,34、68师团合力先取武陵城,便是跨过雪峰山第一步。
堤三树男:(68师团长)长版建雄师团长阁下不必如此谨小慎微,一个小小武陵城,何必如此兴师动众,据侦察连报告,中国军74军主力摆在武阳、武安两个山门阵地,武陵城只有一个加强营兵力,动用两个师团攻取小小武陵城,岂不让世界军界耻笑,按中国话说杀鸡焉用牛刀。
长版建雄:那依树男长官,将如何破城?
堤三树男:本师团长决定,由
68师团一个旅团攻取足矣。你34师团绕过武陵城,直取武阳,本68师团只需一个时辰功夫,攻下武陵城,再直取武安山门,一举夺取芷江机场,左路军必抢头功。长版建雄:话虽如此,可左路军分兵进取,此乃军事之大忌,一旦进攻失利,将悔之晚矣。
永 里:(68师团先锋军大佐,长相奇特,绰号络腮胡子)长版建雄师团长阁下多虑了,武陵城一个营守城,我先锋军一支烟功夫,便可拿下。老子半年没刮络腮胡子了,今天老子攻进武陵城刮胡子,清理清理面孔,免得吓着芷江机场的美国佬飞行员。
长版建雄:永里大佐休要狂妄,不要忘了衡阳保卫战惨痛教训,中国军一万七千人守城,皇军十万大军攻城,中国军死伤一万人,我大日本帝国皇军可是死伤七万多人,伤亡比例七比一,耻辱啊。
永 里:长版建雄长官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长中国军志气,灭皇军威风。
长版建雄:你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衡阳保卫战,就你们68师团死得最惨,中国军几发炮弹,将你们68师团指挥部一锅端,师团长佐久间为仁中将,参谋长原田贞三郎、参谋松浦、115大队长桥本孝义等十几个长官一锅端炸飞,一命呜呼。堤树三男这才接任68师团长几个月?教训惨重啊。
永 里:长版建雄师团长不要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绳,这次攻打小小武陵城,老子先锋军一千人马,温酒斩华雄功夫,便可拿下武陵城。
堤三树男:长版建雄师团长阁下,听到吗?这就是我68师团的武士道军魂。阁下就放心带领34师团攻打武阳,武陵、武安由我68师团包了,三天之后,本师团长在芷江机场请你吃美国佬的牛奶面包。
长版建雄:既然堤三树男师团长阁下决定了,那本师团长恭敬不如从命。我带2万兵力,绕道武陵城攻取武阳,武陵、武安就祝你们好运了。
11、武陵城外木瓜桥阻击阵地。日。外。
△战斗场景1:日军68师团到达武冈县木瓜桥地段,郑国鼎学生大队与李少国游击队,在第一道防线打响第一仗。
郑国鼎:弟兄们,子弹上膛,地雷炸药包一响,你们瞄准了打,打!
△战斗场景2:日军先锋军多为战马,永里大佐一脸黑张飞模样,挎着马刀,洋洋得意走在最前面,急于攻进武陵城刮胡子,嘴里骂骂咧咧训斥部下快点,骂声未落,踩着地雷爆炸,被炸翻在山坡下,这胡腮鬼命大,竟然没死,四肢并用连滚带爬,爬上山坡,命令架枪还击。
永 里:都他妈的快点,架枪还击,消灭中国军!
12、武陵城外木瓜桥日军营地。日。外。
△战斗场景:日军68师团遭到中国军阻击,师团长堤三树男从车上下来,询问长官们前面发生什么情况。
堤三树男:翻译官,这是什么地方?
潘三胖:(翻译官)报告太君,这是武陵城外木瓜桥,距武陵城10公里。
堤三树男:关根旅团长,先锋军前面什么的干活?
关根久太郎:(旅团长兼支队长)报告师团长阁下,遭到中国军阻击。
永 里:(炸得满脸黑火药颜色,滚得一身泥土,急匆匆跑来禀报)报告师团长阁下,是游击队的干活,道路炸断,坦克车辆过不去,进军受阻。
堤三树男:命令工兵营修复道路,其他部队占领有利地形,消灭游击队。
关根久太郎、永里:嗨!
13、武陵城外木瓜桥第一道防线战场。日。外。
△战斗场景1:第一个地雷一爆炸,连锁反应炸药包炸响,后面的鬼子就没有胡腮鬼那么好的运气了,不被炸死,也被郑国鼎学生大队与游击队开枪打死,活着的爬起来慌忙架枪还击,日军倒是训练有素,很快调整部署,成战斗队列,开枪反击。
李少国:郑大队长,第一道防线阻击日军目的达到,日军一天半日前进不了。建议走小路撤退到第二道防线,以逸待劳,休整再战。
郑国鼎:好,我赞成,游击队带路。国军弟兄们,跟游击队抄小路迂回撤退
到第二道防线,快!△战斗场景2:日军坦克炮击郑国鼎学生大队和游击队阵地,游击队副队长李少国带路迂回小路撤退到第二道防线。
14、木瓜桥第一道防线撤退途中。日。外。
△场景镜头:游击队撤退途中,副队长李少国把梁高山拉到一边小声耳语。
李少国:你立即从威溪河顺流而下进城,把这封信送给谢队长,报告第一道阻击阵地战况,让谢队长转交葛道总指挥,明白吗?
梁高山:(游击队交通员)明白!
李少国:消息送到,立即到第二道防线归队。
梁高山:是!
15、武陵城指挥部。日。内。
谢锦涛:(游击队长,守城指挥长官之一)报告总指挥,城外第一道防线郑国鼎学生大队与游击队在木瓜桥村跟鬼子首开第一战,他们派人送来消息,郑国鼎他们选择在很难修复的地段,炸断道路,日军坦克、车辆、大炮一时过不来,日军工兵营正在修整道路,停滞在木瓜桥山区。
葛 道:(灵机一动)日军滞留在木瓜桥?由此说来,倒是有机可乘,在城外守险第二道防线上,用同样的战术,炸断道路,日军坦克、车辆、大炮不能前进之时,美国佬给了我们大量的汽油弹,组织敢死队,炸掉鬼子坦克,消灭鬼子恰是最好时机。李营副,你代替我城内指挥,老子亲自组织一支敢死队,在第二道防线上,用汽油弹干掉小鬼子坦克!
谢锦涛:葛营长,你是总指挥,哪能有劳你亲自组织敢死队上阵,我是游击队军事长官,你把汽油弹给我,我带领游击队敢死队去干掉小鬼子坦克。
葛 道:谢队副开什么玩笑,你个人军事素质我不怀疑你,能当军事教官的自然是出类拔萃的干将,可是你那帮游击队乃土匪梁子的干活,几杆烧火棍破枪,组成敢死队,跟小鬼子面对面干,纯属送死队。要跟小鬼子干,必是我美式装备的加强营,没说的,老子上!
李凤林:(营副)行了,你们两个是在羞辱我,营副官衔是干什么的?营副,营副,敢死奔赴,我不敢死谁敢死?营长,你把军长给你的警卫连给我,我出城干掉小鬼子乌龟壳。
葛 道:你当敢死队长,我同意,但周北辰的警卫连不能给你,万一警卫连殉国了,我怎么向军座交代?只能把黄幼知的1连给你。
李凤林:好,1连就1连,你们就等我好消息。
16、蔡家凼二道防线阻击阵地。日。外。
△战斗场景:城内加强营李凤林敢死队与城外郑国鼎守险队会合,在第二道防线上张网以待。
郑国鼎:李营副,你怎么来了?
李凤林:报告郑教官,卑职带着敢死队来了。
郑国鼎:日军尚未攻城,现在用上敢死队,似乎过早杀身成仁了吧?
李凤林:葛道营长也是通晓兵法之人,你们第一仗打下来,他就慧眼识战机,在断道上,日军坦克车辆不能前进之时,恰是炸掉鬼子坦克好时机,美国佬的汽油弹,对付日军坦克,那可是最牛的神兵器,威力巨大,我就率领敢死队奉令出战了。
李少国:李营副,这么神奇的新式武器,比我们的土地雷厉害百倍,给我们游击队几个,我替你们敢死队炸掉小鬼子坦克,意下如何?
李凤林:去去去,你们游击队就是土匪的干活,见过洋炸弹吗?给你们会用吗?到时候小鬼子坦克没炸掉,先把自己炸死了。
郑国鼎:李营副,你用洋炸弹,我们用土地雷,土洋结合大战二道防线小鬼子,如何携手共战?有何高见?
李凤林:郑教官,我知道你是战术教官,这战术理论与实战是有区别的,实战嘛,就得凭经验。为了不打乱你们事先的战斗部署,你们照原计划打。我敢死队在你们战斗打响后,寻找战机自行决定出战。
郑国鼎:看来李营副以实战经验为先导,我的战术理论指导暂且保留,以李营副各自为战经验出战。
李凤林:这在战术上叫分头行动,各个击破。
郑国鼎:好,一言为定。
17、蔡家凼日军进军途中。日。外。
△战斗场景:日军为了吸取第一道防线上遭到中国军阻击的教训
,继续进军时,改变战术,采取坦克开路,坦克不怕游击队的小地雷爆炸威力。潘三胖:太君,前面是蔡家凼,距离武陵城5公里。
堤三树男:木瓜桥中了中国军埋伏,为了吸取教训,让坦克队开路,从第一次交战中发现,中国军几个小地雷炸弹,对我铁甲坦克没有多大威慑力,也正是坦克炮击的绝佳时机,关根久太郎旅团长亲率坦克大队开路。
关根久太郎:嗨!师团长阁下放心,这回绝不让中国游击队跑了。
堤三树男:先锋军跟在坦克队后面,一旦发现中国军胆敢阻击,骑兵快马出击,消灭胆敢阻击皇军的小毛贼。
永 里:嗨!
堤三树男:继续前进。
18、蔡家凼二道防线战场。日。外。
△战斗场景1:郑国鼎改变一道防线战术,在路中间开挖了一个大坑,上面伪装起来,人马从大坑伪装上能正常通过,坦克车辆重压自然塌陷,掉进坑内就别想出来,恰好堵塞通道。
李少国:弟兄们,严阵以待,听从郑大队长指挥。
郑国鼎:弟兄们,日军坦克掉入陷阱,引爆炸药包,开枪杀鬼子,打!
Δ战斗场景2:郑国鼎一声令下,几个关键地段炸药包同时爆炸,道路严重堵塞,郑国鼎学生大队和游击队猛烈开火,大战倭寇。
Δ战斗场景3:日军先头开路坦克陷入大坑,后面几辆坦克因游击队炸药包爆炸,将道路炸毁,十几辆坦克与装甲车东倒西歪停留在炸毁的道路两旁,堵塞了日军进军道路。日军纷纷跳下车,架枪还击。
19、蔡家凼二道防线战场。日。外。
△战斗场景1:李凤林见日军第一辆坦克掉入陷阱,堵塞了道路,后面坦克也被地雷、炸药包炸毁道路不能进退,停止在山冲道路上,正是出战最佳时机,立即指挥敢死队利用美制汽油弹炸毁日军坦克。
李凤林:弟兄们,一个班一辆坦克,分别出击,坚决炸掉小鬼子乌龟壳。
Δ战斗场景2:敢死队长李凤林一声令下,敢死队冲上去,将美式汽油弹甩在日军坦克上,9个班炸掉9辆坦克。
△战斗场景3:李凤林军事素质高超,一个人抱着汽油弹,箭步冲上去,一个空翻腾空而起,稳稳地落在鬼子坦克上,伸手揭开鬼子坦克顶盖,将汽油弹砸进日军坦克内,连续几个空翻,跳出坦克爆炸区。日军士兵开枪追着射击,李凤林死里逃生,趴在一个山坡下,回头只见那辆坦克燃起熊熊大火,接着10辆坦克相继起火爆炸。敢死队清一色的美式自动步枪、卡宾枪快速射击,与日军大战起来,一阵猛攻后,快速撤退。
20、蔡家凼二道防线战场。日。外。
Δ战斗场景1:郑国鼎大队武器没有敢死队美式武器那样先进,火力猛烈,李少国游击队武器那就更是五花八门,杂牌破旧,不敢与日军正面鏖战太久,游击队带领郑国鼎大队,轻车熟路钻山沟,且战且退。
Δ战斗场景2:日军永里先锋军在一道防线木瓜桥吃了亏,急于报仇雪恨,快马追击游击队,因为山高林密,荆棘满山坡,有劲使不上,反倒被游击队各个击破,死于非命,永里气急败坏,被迫停止追击,返回大路。
21、武陵城。日。外。
△场景镜头:游击队政委刘布谷带领3千志愿者,准备沙袋,准备万一日军炸塌城墙,用于封堵缺口。
黄人众:(志愿者小领队之一,人称黄二爷)刘政委,你们用纯河沙装袋,不起多大作用,别说小鬼子开炮,就是一枪打个洞,河沙自然流出去,沙袋就失去作用了,城墙缺口自然就垮塌了。
刘布谷:说得有道理,那依你黄二爷之见,该如何装沙袋?
黄人众:我们乡下人盖房子,黄土、河沙、石灰三合一,加点糯米粉,搅拌均匀,垒砌土墙,十分结实,我们把它叫作三合泥。老夫建议,就用三合泥装袋,堵在城墙缺口上,老夫敢说,小鬼子大炮都不容易炸烂。
刘布谷:好你个黄二爷,你怎么不早说呢?
黄人众:好是好,就是难度大,黄土、河沙好解决,石灰正是农民用于春耕生产之用,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石灰贵如金啊。有限一点糯米只有春
节才舍得做糍粑吃,抗战这几年,大家穷得叮当响,去哪里征集石灰、糯米粉?刘布谷:黄二爷,糯米、石灰这东西,你家里有没有?
黄人众:刘政委,我家里有,不多,乃杯水车薪……
刘布谷:你能否情愿把你家不多的两样珍贵东西拿出贡献给国家?
黄人众:舍得,大家舍命守城,老夫舍点东西,又有何妨。
刘布谷:好,要的就是你黄二爷这句话,只要你带头,我便动员民众空坛子倒灌子,优先战备需要。3千志愿者,你们挨家挨户,以黄二爷为榜样,征集石灰、糯米,事不宜迟,越快越好,我相信民众,为了全民抗战,不会吝啬,一定会慷慨解囊。
22、黄二爷家。日。内。
△场景镜头:黄人众家,简易普通农家房屋,满屋寻找糯米,准备捐献。
杨顺姣:(黄二爷夫人,人称黄二娘)老头子,你翻箱倒柜找什么呀?
黄人众:我家有几斤糯米,你藏哪儿去了?
杨顺姣:这几斤糯米,还是夏梦轩东家恩典给我家的,过年我都舍不得做糍粑吃,留着青黄不接时候给三个儿子养命吃的,我把它藏在米坛子底下了,还不到青黄不接时候,你找糯米干什么呀?
黄人众:老太婆,你拿来,我把它磨成糯米粉,添加三合泥沙袋,堵城墙缺口用,日本鬼子要攻打武陵城,家家户户都在贡献糯米和石灰,我黄二爷也不能落后不是。
杨顺姣:武陵城千家万户,还少了你一家不成?
黄人众:你这老太婆,尽说傻话,人人都想着不缺一家,哪来的千家万户?我是守城志愿者做饭伙夫,我不带头谁带头啊。别啰嗦了,拿来!
杨顺姣:你这老头子,这么凶恶干啥子,你以为我老太婆比你落后啊,本老太婆虽是妇道人家,有国才有家的道理还是懂的,我不但要把糯米、石灰贡献出来,我还要把十八岁的大儿子交给你带去守城,自古说上阵父子兵嘛,我呀,帮你看管好两个小儿子,你就放心大胆去吧。
黄人众:哎,这才像我黄家妇人。
23、黄二爷家门前水塘山坡边。日。外。
黄人众:大友,你挑着石灰,我拎着糯米,快走。
黄大友:(黄人众大儿子)妈,我跟爹去了。
杨顺姣:去吧,去吧。在外小心点。
Δ场景镜头:黄人众让大儿子跳着一担石灰,自己拎着几斤糯米出了门,走在拐弯路口处,停住脚步回头看了一眼站在门口挥手的老太婆和两个小儿子,什么也没有说,回挥了一下手,大步流星的赶往守城备战场地。黄人众与儿子黄大友刚出门不远,邻居青年刘志青追赶上来,要求一起加入守城志愿者队伍。
刘志青:(黄大友邻居同年好友,边跑边喊)大友,等等我。
黄人众:愣头青,你知道我们要去哪里,你就喊等等你?
刘志青:知道呀,我跟大友是铁哥们,他去当守城志愿者,哪能少了我呀。
黄大友:这事我可没有请你,日本人的枪子不长眼睛,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爹妈还不骂死我呀。
刘志青:别啰嗦了,你们不怕三长两短,我凭什么怕?走吧,走吧。
24、武陵城河滩坪广场。日。外。
△场景镜头1:黄人众父子挑着石灰担子放下,刘布谷带领游击队和志愿者早准备好了河沙、黄土,就等黄二爷带头捐献的石灰、糯米,黄二爷父子一到,四邻八乡的乡亲们陆陆续续挑着石灰,拎着糯米送到河滩坪,全民抗战场面车水马龙。
刘布谷:黄二爷你真是及时雨啊,你看,我磨糯米粉的石磨都准备好了,就等你的糯米了。这两位年轻人是?
黄人众:我家犬子大友和邻居刘志青,算是初长成人,也该为国家出点力了,我就把他们带来了,你们还不快叫游击队长官。
黄大友:长官好。
刘志青:小的有礼了。
刘布谷:好棒的小伙子,跟志愿者搅拌三合泥装沙袋去。
黄大友、刘志青:听从长官吩咐。
刘布谷:黄二爷,你就帮我张罗四邻八乡的捐献者,够两千袋的添加量便可,乡亲们也不容易,也是勒紧裤带抗日。
黄人众:乡亲们,石灰放在我这里,糯米交给磨糯米粉的游击队。
刘布谷:乡亲们,谢谢你们为抗日慷慨解囊,捐献物资。
Δ场景镜头
2:志愿者磨糯米粉的磨粉,搅拌的搅拌,装袋的装袋,都在为抗日出力,同仇敌忾。25、武陵城大炮台守城指挥所。日。内。
Δ场景镜头:国军李凤林敢死队炸毁日军10辆坦克,迅速撤回武陵城,向总指挥报到。
李凤林:报告总指挥,敢死队炸毁日军10辆坦克,胜利撤回城,只是牺牲了10名士兵,一个士兵换一辆鬼子坦克,代价太大。
葛 道:我们付出了10名士兵的代价,不仅仅是炸毁日军10辆坦克,一二道防线有效阻击了日军进军,歼灭日军预计多达七八百人,郑国鼎以攻为守,以阻为守,守险不守陴战术,还真有高明之处,你我还真得学着点。
李凤林:论大战略,也许郑国鼎有一套,自有学习之处。论实战经验老子不服他,在战场上真跟鬼子拼杀起来,他杀一个鬼子,老子杀他十个。
葛 道:你个人军事素质在74军堪称一杆枪,这次坚守武陵城,你带领1连继续作为敢死队,哪里出现缺口,敢死队就杀向哪里,给你大显身手的机会。
李凤林:日军在一二道防线上吃了亏,攻城一定更疯狂,尤其是那个鸟胡子永里,十分嚣张,狂妄叫嚣杀进武陵城刮胡子,在一二道防线上,反击郑国鼎大队和李少国的游击队,倒也彰显永里先锋军的强悍,好在游击队地形熟悉,跑得快,竟然无一伤亡,看来游击队也非等闲之辈。
葛 道:日军已在城外布阵,你集合所有守城队伍,本指挥要训令。
李凤林:是,总指挥。
26、武陵城里皇场坪广场。日。外。
Δ画外音:这里是明代朱元璋第18子岷王朱楩用兵点将之地,称为王场坪,因为1647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迁都立朝武陵城岷王府,改岷王府为奉天府,王场坪便改为皇场坪。国军加强营头戴钢盔,清一色的美式武器,军容威武雄壮;湘桂游击队军装破烂不堪,杂牌武器五花八门,但精神抖擞;3千志愿者更是百姓千家衣,只有站在队伍里,才知道他们是一支协助守城的百家军,三军列队誓师守城。
李凤林:全体听口令,立正!请葛道总指挥训令。
葛 道:弟兄们、同胞们,日军已经突破我城外两道防线,3万重兵包围了武陵城,我守城将士、游击队、民众志愿者同仇敌忾,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誓与武陵城共存亡,城亡与亡。
众将士:誓与武陵城共存亡,城亡与亡!
葛 道:我命令你们立即上城,杀鬼子!
Δ场景镜头:加强营,游击队,志愿者,按照事先军事部署分工,有条不紊的奔赴守城岗位,枪上手,刀出鞘,严阵以待。
27、武陵城外日军68师团攻城。日。外。
Δ战斗场景1:日军68师团3万兵力,一百多门大炮,几十辆坦克,从东西北三面发起攻城战斗。
堤三树男:(站在坦克上,拔出指挥刀,狂叫下令攻城)攻击!
Δ战斗场景2:日军师团长堤三树男下令攻城,百多门大炮,坦克上的火炮,同时向武陵城开炮。
Δ战斗场景3:炮火过后,关根久太郎旅团发起地面攻城,永里指挥先锋军发起冲锋,架起云梯上城,急于攻进城刮络腮胡子。
28、武陵城上中国守军全力反击。日。外。
Δ战斗场景1:城上国军、游击队开枪还击,加强营的美式喷火武器起了相当大作用,一火喷出去,日军关根支队前军部分全身起火,烧的嗷嗷叫,着火日军不死也伤,顿时失去战斗力,进攻受到扼制。
Δ战斗场景2:敢死队长李凤林身先士卒,亲自用美式喷火器阻挡日军永里先锋军进攻,永里未能攻进城刮胡子,却被李凤林喷火器烧了胡子,痛得嗷嗷狂叫,差点丧命,被士兵救起后撤。
29、武陵城城墙上。日。外。
Δ战斗场景1:日军大炮轰击攻城,武冈县城城墙甲天下却完好无损,但城墙上守城将士伤亡较大,刘布谷、罗丹、涂美丽带领志愿者抬着担架,将伤员抬下城墙,送往河
滩坪医疗救护所抢救。刘布谷:志愿者担架队,快把伤员送下城抢救。
罗 丹:伤员太多,大家不要乱,听刘政委指挥,把伤员送到救护所。
刘布谷:下城墙要小心,不要摔倒了。
涂美丽:长官放心,我们会小心,不会造成伤员摔伤痛苦。
刘布谷:大友、志青,你们两个小伙子还愣着干什么?赶快抬担架呀。
黄大友、刘志青:(没见过打仗场面,吓傻了,刘布谷一提醒,这才回过神来)哎……
Δ抢救场景2:涂美丽女子志愿者,罗丹游击队女子班,男青年黄大友、刘志青等人将伤员抬上担架,四人一副担架,手忙脚乱的争先恐后抬下城墙,送往河滩坪救护所。
30、武陵城河滩坪医疗救护所。日。外。
Δ场景镜头1:因为河滩坪位于资江河边,是天然的护城河,日军无法徒步涉河进攻,因此南城暂无战事,是最好救治之地,游击队副政委史秋梅把医疗救治所设在这里,担架一到,指挥全力救护伤员。
史秋梅:大家不要乱,生命垂危重伤员优先进手术室,护士们动起来,伤了头颅、胸腔要害部位伤员,抬进罗复康医生抢救室,伤了腿脚、手臂肢体者抬到本大夫救治室内。
抢救场景2:外科医生罗复康在三个护士配合下,胸腔手术取出子弹,开头颅一侧取出弹片。
抢救场景3:游击队副政委史秋梅出身乡村郎中世家,简易肢体救治,中草药敷设,消炎止痛,也是像模像样。
【后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