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枪声》(暂定)(一)
剧情简介
30集电视连续剧《正义的枪声》根据涿州籍离休干部的自传《坎坷的人生》改编。
永定河左岸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南蔡。隶属于河北省涿州市。
在黑暗的旧社会,南蔡村因位于涿县(涿州市),固安县,宛平县(大兴区),良乡县(房山区)交界而被当地人称为“四不管”。又因毗邻拒马河、琉璃河、小清河这三条流域,而连年遭遇洪灾。每到雨季,这三条河流便相继泛滥,洪水肆虐、黄沙翻滚。生活在这一带的老百姓无力抵御自然灾害的无情冲击,只好年复一年地过着沿街乞讨、呜呜哀哉的流浪生活。剧中一号主人公侯宝琳就出生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小村庄。
侯宝琳,男,1923年生,汉族。7·7事变那天,日本鬼子的飞机大炮在南蔡村的上空隆隆作响。夜晚,南苑机场日本鬼子的探照灯把南蔡村的天空照得通明,搅得人心惶惶,百姓们几天几夜都躲避在村南的一大片果树园里,不敢回家。看到这种情景,仅仅十四岁的侯宝琳就已经意识到了未来的中国不可避免的将陷于一场磨难。不斗争就没有出路。不斗争就意味着亡国。再加上受母亲(地下党,涿县第一任妇救会主任)、老师进步思想的感染与影响,为命运而战的冲动感在他的心头油然而生。
随着日寇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罪行日益深重,誓死不当亡国奴,誓死保卫美好家园的悲壮、强烈的声音也在撞击着他年轻的心房。
侯宝琳的哥哥侯宝太,十几岁就在宛平城里的一家药莊当学徒,后参加了革命,成为了八路军安插在宛平城里的一名地下交通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民族的解放事业作了大量的工作。
7·7事变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原形毕露,顽固地推行不抵抗政策,迅速撤走了驻守在北平一带的第29王牌军,致使日本侵略者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北平城、房涞涿地区、进而是整个华北地区……
地方的一些反动势力,不仅不把枪口对准侵略军,反而是见风使舵,纷纷投靠了日本侵略军,成为了刽子手的帮凶和走狗。日本鬼子借助“内鬼”的力量,侵略野心便愈发地膨胀,侵略行径更是有恃无恐、残暴至极。为了迅速剿灭我华北地区的武装力量,曾先后五次对华北地区的八路军根据地进行疯狂围剿和扫荡,灭绝人性地屠杀我抗日军民和无辜百姓。
日寇占据涿县城以后,即扶持大汉奸杨开明(东北人)当了伪县长,成立了伪县公署。接着就网罗汉奸、地痞、流氓及一些贪图享乐、不务正业的人,经过短期训练,组成了一支涿县为保安大队。在码头、刁窝、高官庄、松林店、石家务、柳河营、茨村、石屯、义和庄、里渠、西田城、台子、南蔡等一些较大的集镇建起了岗楼。每个岗楼都驻有一个中队以上的日军和伪军。这些日伪军所到之处,便留下一片血腥气,杀人、放火、强奸……真是无恶不作。
一个寒冷的冬天,八路军平南办事处的一名干部张连甲化妆成小商贩的模样,怀揣着侯宝太的亲笔信来找侯宝琳。当侯宝琳得知了张连甲此行的目的时,侯宝琳高兴地跳起来,仅一夜的时间就带领张连甲转遍了周围的十几个村子,第二天就组织起了十几名进步青年,成立了一支地下武工队,侯宝琳任队长。从此,他开始接触革命。
地下武工队的主要任务是:锄汉奸、杀恶霸;帮助八路军筹集军需物资;广泛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宣传我军前线胜利的消息及对敌政策;发动群众破坏敌人的运输线路;带领乡亲们抢挖地道、坚壁清野,做了数不尽有益于
前线战事、抗战杀敌的工作。地下武工队也因除暴安良、杀富济贫,而在大宛涿良房一带留下了赫赫威名。敌人闻风丧胆、老百姓拍手称赞。实实地大涨了人民的志气,大灭了敌人的威风。为后来我华北根据地反守为攻和主力部队全线大举歼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公然发动了内战。
随着斗争形势不断恶化,八路军不得不在战略上做重大调整。为充实武装力量,更有力地打击敌人,侯宝琳从地下武工队调到了县里任财政科长。从此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不久,又因县委书记被叛徒出卖,而壮烈牺牲,他临危受命又兼任起了“河西务联合武工队”队长。后又担任了区长、区委书记等职。在十几年的战斗生涯中,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宛涿良房的每一个角落。为了拔掉这棵钉子,国民党曾悬赏十几亿元(伪币)收买他的人头。但都未能如愿。
侯宝琳在担任武工队长期间,先后组织、亲手锄掉了好几位民愤较大、罪大恶极、或是直接威胁到我军安全的大汉奸、大叛徒。被端掉的炮楼更是不计其数。
在一次反围剿的战斗中,侯宝琳带领的三十人的转移队伍被傅作义的骑兵团和王凤岗的保安大队重重包围。为了尽快冲出包围圈,安全转移这二十几名地方干部,侯宝琳等人与敌人展开了近距离的殊死拼杀。由于他指挥得力,武工队仅以三人伤亡、敌军却死伤惨重而告终。
平津战役打响后,企图负隅顽抗的傅作义残余部队在前线和后方不断吃败仗,溃不成军。在气数已尽的情况下,傅作义才不得不接受了共产党、八路军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而在和平谈判书上签字画押。
该剧也就此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