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点(一)
钟点
人物:吴二娃(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吴二娃的家人等
影片讲述主角吴二娃的一生。
吴二娃是一个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大山的人,他的爷爷,爸爸都没有出去过,他对大山外面有一种恐惧,他的儿女最终都走出了大山,只留下了他。
(影片一开始,吴二娃在村里和好伙伴到处跑,他的邻居修了新房搬走了,之后又来了一家人,是原先那家人的亲戚,他们家有个女儿妞妞,妞妞的爸爸是个大学生,吴二娃经常和妞妞一起玩,一天黄昏,和黎明很像,吴二娃和妞妞看着天空,妞妞的爸爸忽然问他:“你看见了什么?”“黄昏”“有没有觉得和黎明很像”吴二娃想了想,说:“不像。”“为什么?”“爸爸妈妈从田里回来了,如果是黎明,他们就会从家里到田里去。”妞妞的爸爸笑了,说:“黄昏和黎明很像,只是一个代表结束,一个代表开始。”吴二娃没听懂,他不明白,妞妞的爸爸为什么总是说一些他不能理解的话。
后来,妞妞一家走了,吴二娃送给妞妞一个自己做的小玩具留作纪念。吴二娃问他妈妈:“妞妞他们去哪里了?”“山外面。”“山外面是什么?”“洞”他妈妈说“一个山洞。”吴二娃开始对山外面恐惧,因为妞妞一家去了山外面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山外面对他来说是一个未知。
吴二娃和同村的小花结婚了,后来他们有了孩子,老大男孩吴小峰,老二是个女孩吴小凤,三儿子吴小刚。孩子大一点的时候,上了村里的小学,吴二娃没有读过书,他看见别的孩子也上学了,所以让自己的孩子也上了学。
一天,小峰放学回来,告诉爸爸:“老师今天让我们讨论上学是为了什么”,“你怎么回答的。”“我不知道,爸爸你说我上学是为了什么?”吴二娃看着儿子,没说话,说实在的,他也不知道,他是看见当初别人的孩子都上学了,所以他也让小峰上学,还打算等女儿和二儿子大一点也去上学。“你们老师说什么了吗?”吴二娃打破了沉默,“为了走出大山。”“什么?”吴二娃一个激灵,“老师说为了什么?”“为了走出大山。”吴二娃愣住了,走出大山,山外面是一个山洞,走出去了,就会像妞妞一样回不来了。第二天,吴二娃说什么也不让小峰去学校了,他怕小峰也走出大山,再也回不来了,最后在老师还有许多人的劝说(不容易)下,吴二娃勉强同意让孩子继续上学,小峰很聪明,一直是班里的前面几名,后来小峰上了大学,村里的人们都来庆祝,小峰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和小峰同龄的小孩都辍学了,他们大多要么去种地了,要么去打工了。小峰大学毕业后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小峰和老婆云蕊是在大学认识的,云蕊家在城市里,小峰当然住在在城里去了,小两口在城市里买了房子。小峰结婚那天,吴二娃妻子小花哭了,她背过人告诉吴二娃说:“我总是希望我还能毫无顾忌地亲亲儿子,我总是还记得他小时候,我把他抱在怀里睡觉,怎么一转眼他就长大了,娶媳妇了,我不可能再毫无顾忌地亲他,也不能再抱着他睡觉。”吴二娃劝妻子说:“别哭,我们也是这么长大的。”当年,吴二娃就有了孙子。云蕊怀胎十月,第二年2月的一个黎明,吴二娃的孙子吴杰出生了,吴二娃抱着自己的孙子热泪盈眶,外面一道光亮迎接黎明的到来。
吴二娃非常喜欢吴杰,50岁的人了,在哄吴杰的时候,就像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小孩,不管他走到哪里,吴杰都会跟着他,老伴儿小花经常笑着说:“当初你都没这样带过他(吴杰)爸爸,孙子果然比儿子
亲呀!”吴二娃总是笑笑,说:“他比他爸爸乖多了。”日子任然一天天过去了,吴二娃也陆续有了两个孙女,小刚也给吴二娃带来了一个小孙子。小凤也出嫁了,女婿是一个工人,有工作,出嫁那天,吴二娃倒是哭了,反倒成了老伴儿小花安慰他了。之后他有了一个小外孙。日子悄悄地过去了,吴二娃的子女都在城市里打拼。吴二娃和老伴儿每天任然还要下地干活,静下来的时候,小花会拿着全家福照片,想念自己的子女、孙子,吴二娃就会点一根烟,盘腿坐在旁边看着老伴儿,这个养育了几代人的老房子现在就只有老两口,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子女孙子们才会回来,只有那个时候,这个养育了几代人的老房子才会又充满活力。这一天绝对是吴二娃最伤心的一天,老伴儿走了,走到了吴二娃前面。此时的吴二娃已经75岁了,老伴儿小花也73岁了。这天,小花在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滑倒了,摔到了头,当时就昏了过去,吴二娃赶紧叫了邻居帮忙把小花抬到了炕上,马上就给小峰打电话,当天下午,他们的子女就都回来了,小花还处在昏迷中没有醒来。暮色慢慢地降临了,恍惚间,吴二娃的老伴儿似乎长叹了一口气,再看时已经没有了呼吸,外面,黄昏迎来了漫长的黑夜,结束了,这一天结束了。
院子里,是前来吊唁的人,吴二娃躺在里屋的炕上,吃力的闭着眼睛,时不时就长叹一口气,孙子吴杰来看他了,吴二娃睁开了眼睛,握住吴杰的手,又把眼睛闭上。外面时不时传来哭声,吴二娃的内心非常的煎熬。第三天,老伴儿要下葬了,身体已经被小峰和小刚穿着孝衣装殓到了棺材里,就要盖上的时候,吴二娃颤颤巍巍地走过来了,同村帮忙的伙计停下了拿着锤子的手,小峰问:“爸,你还有话要告诉妈吗?”吴二娃点点头,慢慢地蹲下身子,靠近老伴儿的脸,说:“你要走了吗,你一点儿都没有变”。吴二娃脸上没有一丝悲伤,挂着微笑,就好像年轻时候初遇小花时的微笑。
日子并没有停滞不前,还是一如既往的过着,唯一不同的是现在只有老房子陪伴吴二娃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不同,子女们任然在城市里打拼,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吴二娃一个人在家里,自己做饭,他感觉不到饿的时候,就会忘记吃饭。
又一个年过完了,子女们来了有一个月左右了,这天,他们又要回城里上班了,吴二娃看着子女们收拾东西,搬到车上,然后全都走了,吴二娃很想挽留他们,但他没有,因为他知道,是留不住的,他只能默默地看着汽车远去,茫然地看着大门口。
清晨,吴二娃拿着一个折叠凳走到门口,手里提着一个老式的日历,他先看了看大门口,然后慢慢地打开凳子坐下,拿起日历,撕下昨天的那一张,他又将日历翻到了过年的那一天,然后一张一张地数数,从今天的那一张数到过年,他一直在盼望着过年。早晨太阳的照耀下,只有一处老宅院,院子的门口有一个小凳子,凳子上坐着一个老人,他数着日历,在盼望着过年。
(吴二娃抱着自己的孙子热泪盈眶,外面一道光亮迎接黎明的到来;恍惚间,吴二娃的老伴儿长叹了一口气,再看时已经没有了呼吸,外面,黄昏迎来了漫长的黑夜,结束了,这一天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