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之谜(一)
《二甲醚之谜》
北京联合大学 张龙
2013年该片获得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首都高校优秀法制短剧作品二等奖”
时间:2013年春。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地区
人物:
德 贵——男,35岁,农民,在附近单位干保洁,生活节俭。
秀 兰——女,30岁,农民,德贵妻子,性格豪爽。
胖 儿——男,4岁,德贵和秀兰的儿子。
张 力——男,32岁,昌平消防支队警官。
小 贩——男,28岁,骑三轮车入户推销液化气罐。
老 板——男,40岁,无照非法经销混装二甲醚的液化气罐。
邻居大妹——25岁,农民。
第一场景:普通农民村落,气氛祥和,突出德贵家亲情。
(德贵穿着保洁工作服,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赶回家)
德贵:老婆,我回来啦!
胖儿:(跳出来,端着一把玩具枪)不许动,举起手来!
德贵:(假装吓一跳,举起手来,猛地转身,哈哈大笑一把抱起儿子亲起来)儿子,我抓住你啦!
胖儿:(小腿拼命踢蹬着)爸爸耍赖,爸爸扎人,妈妈快来救我呀!妈妈!
秀兰:(带着围裙,从厨房冲出来,挥舞着炒菜铲假装拍打德贵)儿子,老妈救你来啦!
胖儿:还是妈妈好!(跳到地下,玩去了)
秀兰:我说你怎么才回来?不是你约了我爸今儿晚来喝酒吗,你怎么甩手大爷,这么晚回家,什么都
不管啊!煤气罐也没什么气了,肉也没顿熟。你拿我爸不当回事是吧,瞧我揍你(挥了两下锅铲子)
德贵:(用力拍了一下后脑勺)哎呦嘿,我怎么给忘啦?您甭着急,我这就去气站换气,
完了我上西关那包子铺去买你爸爱吃的酱大肠,行了吧。要说也不赖我,这不是要过年啦,
人家单位怕放炮仗的引着了杂草,让我们加班除草。
秀兰:得啦得啦,你就别矫情啦,赶紧着吧,我还得择菜那。
德贵:(拆下煤气罐,挂在自行车上,骑上车飞奔)
小贩:(骑着三轮车,迎面过来)大哥,您换气儿去啊?
德贵:是啊,什么事?
小贩:我是气站的,服务下乡,今儿个正好到你们村儿,这不就让您赶上啦。回头我给你留个手机号,
没气儿了就给我打电话,我给你送。
德贵:嘿,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儿出来啦,我每回到气站换
气,都是自个儿搬来搬去的,就没见你们上过手,还给送?小贩:我们不是新建的气站吗?靠优质服务竞争客户,你换那议价气一罐一百,我一罐九十,还便宜十块那!
德贵:呦!今儿个便宜找上门来了,八十五行不行?
小贩:大哥,您真会砍价,我送气儿就挣五块钱,大冬天的,又快过年了,您忍心让我白干吗?
德贵:那就八十七吧,你不干我就上气站啦,谁知道你那气罐行不行啊,别没烧两天就没气儿了。
小贩:得得,算您狠,八十七块给您,我就挣三块。就算做个广告,您可得在村里帮我宣传宣传,记住喽,我就是九十,九十就是我,价格便宜,服务到户。
德贵:你就别得瑟啦,我还有事呐,就这么着吧。(从三轮车上提起一个煤气罐)嘿,你这煤气罐怎么这么味儿啊,没毛病吧?
小贩:我们是新气站,都是刚灌装的,哪有毛病啊?您放心用吧!
德贵:(从三轮上挑了一个干净点的气罐,拎下来挂在自行车上)给,八十七。(骑上车回家)
秀兰:嗨,你不去换气儿,怎么又晃回来啦?真找我拍你啊!
德贵:谁让咱有本事啊,出门儿就换了气儿,还便宜呐。(安装燃气罐)
秀兰:你就会捡便宜,什么都买处理的,老话说:便宜吃死人!
德贵:我不跟你斗贫了,麻利儿去买酱大肠儿啦!(回身出门)
胖儿:(追出来,失望的说)爸,你还没跟我玩儿打仗呢,又走啊?
德贵:好儿子,爸这就回来跟你玩儿,听话,乖乖在家等着啊!
第二场景: 爆炸声,浓烟,大火,消防车犀利的鸣笛声,围观人群,居民住宅火灾后现场。可用火灾照片、视频闪动剪辑)
德贵:(看见浓烟,骑车飞奔,手提一袋酱大肠在村口警戒线前被警察拦住,着急地询问)怎么啦?!让我进去,我回家,凭什么不让我过去!
邻居大妹:(从人群中跑出来,满脸是血,灰头垢面,衣服焦糊,一把拉住德贵,着急地说)德贵哥,你跑哪儿去啦?你家出事啦!
德贵:(着急地询问)哎呦,你怎么闹得,满脸是血?大妹子,你快说,我家出什么事啦?快说,别让我着急啊!
邻居大妹:我听见爆炸声,我家房子直晃,玻璃片子到处飞,我跑出来一看,你家,你家一片大火,胖儿还在哭,我想去救他,火太大,进不去,把我衣服都燎着了,乡亲们报火警、泼湿了衣服往里冲,可是不管事啊!一片火海,谁也进不去呀!(大哭)
德贵:大妹子,你先别哭,我家胖儿和他妈呐?!
邻居大妹:(哆嗦着哭腔)他们,他们,都没啦!
德贵:(一屁股瘫在地上,两眼发直,酱大肠撒了一地,自言自语)没啦?没啦!我刚出去一会儿,他们还等着我呐!不行,我得去找他们。(站起身,两眼瞪着前方,掀起警戒线,往里闯)
邻居大妹:(拉住德贵,哭腔)哥,我求求你啦,别过去,太惨啦。
德贵:(自言自语)不行,我儿子还等着我玩儿呐。(大喊)儿子,你爸我回来啦,老婆,别走,等着我!
(火灾后的居民住宅现场,烧焦的尸体,可用火灾事故照片闪现)
德贵:(跪在地上,声嘶力竭地放声大哭)儿子,老婆,等着我,我跟你们一起走!
邻居大妹:(抹着眼角)德贵哥,咱不能让胖儿和秀兰姐不明不白地走了,咱要把这事儿闹清楚,给他们讨个说法。
德贵:(爬起身来,擦了一把眼泪,看见一个穿着战斗服的消防队员正在整理消防水龙带,跑了过去)同志同志,我就是这家的,跟我说说,到底我家发生了什么事?
消防战士:看样子可能是液化气罐泄露引起了爆炸,造成火灾。准确情况要等消防支队火灾调查人员勘查后得出结论。
德贵:(一脸茫然)不会啊,我刚在村口那小贩手中换的气罐啊?
消防战士:同志,气罐一定得上正规气站去换,可不能在大街上随便买,出事儿就是灾难。(接着整理水带,装上消防车)
德贵:(哽咽着)儿子,老婆,是我害了你们,我对不住你们啊。等我闹清怎
么回事,我找他们算账去!儿子老婆,等着我给你们报仇,不能让他们再害人!第三场景:昌平区消防支队大门前
德贵:(骑车到了昌平区消防支队大门口的岗亭前)同志,我找你们领导。
哨兵:请问您找哪位领导?
德贵:我也不知道找谁?反正就找领导。(往里闯)
哨兵:(拦住)同志,您别急,有事慢慢说,我帮您联系。
德贵:我家着火了,老婆孩子都没啦,想问问火是怎么着的?
哨兵:您等我打个电话。(拿起岗亭电话联系)您等会儿,张警官出来接待您。
张警官:同志,您什么事?
德贵:我就是昌平的,昨天家里火灾,我老婆、孩子出事了,想问问原因。
张警官:我知道昨天那起火灾事故,初步判定是液化石油气泄露,引发爆炸和火灾。等正式认定结果出来我会通知您。
德贵:同志,我心里急啊,昨天到现在,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闭眼就听到我儿子喊:爸爸,救我。(哽咽)我怎么也闹不明白,我刚换的气罐它怎么就爆炸了啦?
张警官:民用液化气爆燃有多种原因,通过近几年来,我们对类似火灾的原因分析,主要是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在液化石油气中违规添加二甲醚造成燃气泄露,引发爆炸和火灾。
德贵:什么迷?我不懂。为什么添加?还有没有人管?
张警官:您别着急,到我办公室吧。
(张警官办公室,端了一杯水给德贵)二甲醚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可以作为车用燃料和民用燃料替代柴油和液化石油气,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德贵:这不是挺好吗?可它为什么会引起火灾啊?
张警官:二甲醚可以用于民用燃气用途,但是由于它对燃气用具密封圈具有极强的腐蚀作用,会造成密封不严,容易引起泄露,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所以需要“专气、专瓶、专用”。不能与民用液化石油气掺混使用。
德贵:不能混装,这么危险,为什么还有人干?
张警官:因为二甲醚的价钱比液化石油气便宜的多,所以屡禁不止,混装比例越高越危险。
德贵:我说这个小贩子便宜我十几块钱,肯定是这东西闹得。
张警官:具体是不是这个原因,还要找到这个气站,抽样检测才能下结论。您在哪儿换的气?
德贵:就在家门口儿,和小贩子换的。
张警官:这就是您的不对了,换气一定到有资质的正规换气站去换。
德贵:(一拍大腿)嗨,都是我不懂,才闯下了大祸。可是这么危险,就没人管他们吗?
张警官:当然有,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就下发了“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明文规定“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2012年3.15晚会,记者还爆了违规企业的光,揭露了燃气行业的“潜规则”。
德贵:可是有了规定,有人不执行又怎么办?出了文件有谁来监管?
张警官:有啊!北京市政管委、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关于清理整顿液化石油气市场的通告》,严厉查抄非法经销液化石油气摊点,加强对燃气企业的安全检查。
德贵:这么多政府部门管着,为什么还有人敢干,还有人能干?
张警官:由于违规灌装和非法经销存在暴利,加上他们生产、销售环节隐蔽性强,游动经销,很难监管。我们消防支队也在配合有关部门,下大力气打击这条经常引发火灾事故的利益链。
德贵:我明白了,找到非法经销点和气站,就可以打击,查抄,防止他们害人。我要是找到了混装什么“迷“的气站和批发点、小贩子,你们管不管?
张警官:消防支队当然管,不光管,还要配合有关部门一查到底,严肃处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几年来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已严厉打击了一批不法分子,消防拘留了300余人。
德贵:行!(站起身来)打今儿起,我就满昌平转,找到沿街换煤气罐,可以砍价的小贩就能倒出批发的摊点,再倒出黑心气站,我一个个报给你们,让你们收拾他们。
张警官:好,有了您这样市民的支持,他们就再无藏身之地了。
德贵:兄弟,谢谢啦。儿子、老婆
,我绝不让你们不明不白地走了,我活着,就不能让他们再害人!第四场景:非法经销民用液化气石油气罐的隐秘摊点
德贵:(骑着自行车,发现了卖气罐的三轮,紧骑两步追上)嘿,你站住,站住!
小贩:(回头一笑)大哥,刚几天,你又换气儿啦,使得够费的啊?
德贵:(一把揪住脖领子,把小贩拽下来,一脚踢翻在地)换你个头,你的罐把我家炸没啦,我儿子老婆等你偿命呐!(伸手扇他)
小贩:(一听,吓蒙了,用手抱住头)大哥,有事好好说,别动手啊!
德贵:快说,你这气罐是从哪儿拿的,带我去!
小贩:(吓得哆里哆嗦)大哥,我就是个跑腿儿的,什么也不懂,有事您和我老板说。
德贵:你老板在哪?快说,不然我还抽你!
小贩:(抱着头)打人犯法,再打我就报警啦!
德贵:你报警吧,我正找警察那!
小贩:老板就在那边儿,我带你去找他就是了。
德贵:(拿起电话)张警官,我抓住小贩啦,咱们找他老板去。
小贩:(一听接电话的是警察,大喊)警察快救我,他打人!(看着德贵还在打电话,挣脱,转身就想溜)
德贵:(一把揪住小贩,接着打电话)什么?好,我不动手揍他,我就揪住他脖领子走。
(德贵揪着小贩和张警官、派出所民警来到非法经销摊点,敲门)
老板:谁呀?
德贵:换气罐的。
老板:我这儿只批发,不换气儿。
德贵:(踢了小贩一脚)快叫门,要不我还揍你。
小贩:(哆嗦着)老板,开门,有人批发。
老板:(打开门,一看见有警察,马上改口说)警官,我这里只是给人存了点儿气罐,我不卖。
小贩:哎,老板,我从你这儿拿了一个月的货,你不能不认账啊,你这不是坑人吗?!
老板:(假装不认识)你是谁啊?我没见过你,你别血口喷人啊!谁证明我卖气罐啦。
张警官:(没说话,推开老板,拉开门,看了看屋内满满的大小气罐)你有经营执照吗?
老板:我又不卖气罐,哪有什么执照啊?
张警官:无照就是非法经销摊点,应该查抄。
民警:(严肃地说)你就别狡辩啦,把身份证给我,你涉嫌非法销售违规燃气罐,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跟我到派出所协助调查。
老板:(心虚地说)警察同志,我就是倒腾点气罐,要是气罐出事,责任也是上家儿啊!我帮你们调查就是了,您别吓唬我啊。
张警官:你这些气罐是在哪儿灌装的?带我们去!
老板:我带你们去,我带你们去,他们就在那边村儿里灌装气瓶。
民警:事不宜迟,现在你就带我们去!你这非法经销摊点,被查封了。
德贵:(面向镜头,欣慰地说)胖儿、秀兰,我找到害你们的人啦,还没完,我要一个一个地把他们交给警察,不让他们再害人。我也要提醒还在使用气罐的朋友们,千万不要图方便,图便宜,在街上换气罐,一定去正规的换气站,可别学我。
(哽咽地喊了一句) 胖儿、秀兰,我想你们啊!
(作者简介)张龙,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实验艺术团总监。主要剧作有《寂静世界里的爱》、《山后部落》、《妞妞》(获2012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获得2013年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颁发的“首都高校优秀法制短剧作品入围奖”)、《燕王出征漠北》、《燕王靖难兵变》、《二甲醚之迷》(获得2013年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颁发的“首都高校优秀法制短剧作品二等奖”)。
电话:13910926038**
编剧张龙简介
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安全工作,联系表演系,创建学院“实验艺术团”并任总监、编剧。
2010年,在海淀文化大厦设立“北京联合大学演艺人才校外培养基地”。实验艺术团广泛参与政府公共文化体系
的服务,开展大量的文艺演出活动。(见百度文库《实验艺术团的探索与实践》)创作《妞妞》、《燕王出征漠北》、《燕王靖难兵变》、《二甲醚之谜》等话剧剧本和微电影剧本。
2012年,原创话剧《妞妞》在“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在103所高校的149个剧目中获得 “优秀剧目奖”。
2013年微电影《二甲醚之谜》获得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颁发的“首都高校优秀法制短剧二等奖”。(作品在搜狐视频,搜索《原创话剧妞妞》、《二甲醚之谜》)
曾在广告学院组建北京高校第一支半专业义务消防队,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栏目”在119消防日来学院采访并在节目中播出。
曾任“信息产业部北京市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常务副站长”(信息学院与北京市电子办合作)。
曾获得北京市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曾获得北京市成人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并在年会上宣读。
曾经接受北京市经济委员会和北京联合大学任务,承办北京市教育系统首期下岗工人义务培训班,培训北京市纺织系统数十名下岗工人并获得北京市教委集体表彰。
曾任北京成人教育研究会理事。
曾任“北京国际科技与经济管理交流培训中心”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与中国经济记者协会、北京经济学总会合作)。
曾任“华夏青年自学成才奖励基金会”副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与中国青年报合作建立)。
曾经从事过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并兼任日本拓殖大学留学生班班主任。
曾经翻译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日本》一书,并由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名为:《日本便览》。
讲授过“留学生汉语”、“应用写作”、“外国文学”等课程。
参与编写《文艺鉴赏》、《实用写作》、《外国写作理论辑评》、《实验艺术团的探索与实践》等书籍。
联系电话:13910926038
北京联合大学
张龙
原创剧本《二甲醚之谜》**
2013年3月
**
**
《二甲醚之谜》消防微电影拍摄现场
《二甲醚之谜》微电影拍摄现场。2013年该片获得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首都高校优秀法制短剧作品二等奖”。
微电影《二甲醚之谜》拍摄现场
微电影剧本
《二甲醚之谜》
北京联合大学 张龙
2013年3月
注:视频见搜狐视频《二甲醚之谜》
时间:2013年春。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地区
人物:
德 贵——男,35岁,农民,在附近单位干保洁,生活节俭。
秀 兰——女,30岁
,农民,德贵妻子,性格豪爽。胖 儿——男,4岁,德贵和秀兰的儿子。
张 力——男,32岁,昌平消防支队警官。
小 贩——男,28岁,骑三轮车入户推销液化气罐。
老 板——男,40岁,无照非法经销混装二甲醚的液化气罐。
邻居大妹——25岁,农民。
第一场景:普通农民村落,气氛祥和,突出德贵家亲情。
(德贵穿着保洁工作服,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赶回家)
德贵:老婆,我回来啦!
胖儿:(跳出来,端着一把玩具枪)不许动,举起手来!
德贵:(假装吓一跳,举起手来,猛地转身,哈哈大笑一把抱起儿子亲起来)儿子,我抓住你啦!
胖儿:(小腿拼命踢蹬着)爸爸耍赖,爸爸扎人,妈妈快来救我呀!妈妈!
秀兰:(带着围裙,从厨房冲出来,挥舞着炒菜铲假装拍打德贵)儿子,老妈救你来啦!
胖儿:还是妈妈好!(跳到地下,玩去了)
秀兰:我说你怎么才回来?不是你约了我爸今儿晚来喝酒吗,你怎么甩手大爷,这么晚回家,什么都不管啊!煤气罐也没什么气了,肉也没顿熟。你拿我爸不当回事是吧,瞧我揍你(挥了两下锅铲子)
德贵:(用力拍了一下后脑勺)哎呦嘿,我怎么给忘啦?您甭着急,我这就去气站换气,完了我上西关那包子铺去买你爸爱吃的酱大肠,行了吧。要说也不赖我,这不是要过年啦,人家单位怕放炮仗的引着了杂草,让我们加班除草。
秀兰:得啦得啦,你就别矫情啦,赶紧着吧,我还得择菜那。
德贵:(拆下煤气罐,挂在自行车上,骑上车飞奔)
小贩:(骑着三轮车,迎面过来)大哥,您换气儿去啊?
德贵:是啊,什么事?
小贩:我是气站的,服务下乡,今儿个正好到你们村儿,这不就让您赶上啦。回头我给你留个手机号,没气儿了就给我打电话,我给你送。
德贵:嘿,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儿出来啦,我每回到气站换气,都是自个儿搬来搬去的,就没见你们上过手,还给送?
小贩:我们不是新建的气站吗?靠优质服务竞争客户,你换那议价气一罐一百,我一罐九十,还便宜十块那!
德贵:呦!今儿个便宜找上门来了,八十五行不行?
小贩:大哥,您真会砍价,我送气儿就挣五块钱,大冬天的,又快过年了,您忍心让我白干吗?
德贵:那就八十七吧,你不干我就上气站啦,谁知道你那气罐行不行啊,别没烧两天就没气儿了。
小贩:得得,算您狠,八十七块给您,我就挣三块。就算做个广告,您可得在村里帮我宣传宣传,记住喽,我就是九十,九十就是我,价格便宜,服务到户。
德贵:你就别得瑟啦,我还有事呐,就这么着吧。(从三轮车上提起一个煤气罐)嘿,你这煤气罐怎么这么味儿啊,没毛病吧?
小贩:我们是新气站,都是刚灌装的,哪有毛病啊?您放心用吧!
德贵:(从三轮上挑了一个干净点的气罐,拎下来挂在自行车上)给,八十七。(骑上车回家)
秀兰:嗨,你不去换气儿,怎么又晃回来啦?真找我拍你啊!
德贵:谁让咱有本事啊,出门儿就换了气儿,还便宜呐。(安装燃气罐)
秀兰:你就会捡便宜,什么都买处理的,老话说:便宜吃死人!
德贵:我不跟你斗贫了,麻利儿去买酱大肠儿啦!(回身出门)
胖儿:(追出来,失望的说)爸,你还没跟我玩儿打仗呢,又走啊?
德贵:好儿子,爸这就回来跟你玩儿,听话,乖乖在家等着啊!
第二场景: 爆炸声,浓烟,大火,消防车犀利的鸣笛声,围观人群,居民住宅火灾后现场。可用火灾照片、视频闪动剪辑)
德贵:(看见浓烟,骑车飞奔,手提一袋酱大肠在村口警戒线前被警察拦住,着急地询问)怎么啦?!让我进去,我回家,凭什么不让我过去!
邻居大妹:(从人群中跑出来,满脸是血,灰头垢面,衣服焦糊,一把拉住德贵,着急地说)德贵哥,你跑哪儿去啦?你家出事啦!
德贵:(着急地询问)哎呦,你怎么闹得
,满脸是血?大妹子,你快说,我家出什么事啦?快说,别让我着急啊!邻居大妹:我听见爆炸声,我家房子直晃,玻璃片子到处飞,我跑出来一看,你家,你家一片大火,胖儿还在哭,我想去救他,火太大,进不去,把我衣服都燎着了,乡亲们报火警、泼湿了衣服往里冲,可是不管事啊!一片火海,谁也进不去呀!(大哭)
德贵:大妹子,你先别哭,我家胖儿和他妈呐?!
邻居大妹:(哆嗦着哭腔)他们,他们,都没啦!
德贵:(一屁股瘫在地上,两眼发直,酱大肠撒了一地,自言自语)没啦?没啦!我刚出去一会儿,他们还等着我呐!不行,我得去找他们。(站起身,两眼瞪着前方,掀起警戒线,往里闯)
邻居大妹:(拉住德贵,哭腔)哥,我求求你啦,别过去,太惨啦。
德贵:(自言自语)不行,我儿子还等着我玩儿呐。(大喊)儿子,你爸我回来啦,老婆,别走,等着我!
(火灾后的居民住宅现场,烧焦的尸体,可用火灾事故照片闪现)
德贵:(跪在地上,声嘶力竭地放声大哭)儿子,老婆,等着我,我跟你们一起走!
邻居大妹:(抹着眼角)德贵哥,咱不能让胖儿和秀兰姐不明不白地走了,咱要把这事儿闹清楚,给他们讨个说法。
德贵:(爬起身来,擦了一把眼泪,看见一个穿着战斗服的消防队员正在整理消防水龙带,跑了过去)同志同志,我就是这家的,跟我说说,到底我家发生了什么事?
消防战士:看样子可能是液化气罐泄露引起了爆炸,造成火灾。准确情况要等消防支队火灾调查人员勘查后得出结论。
德贵:(一脸茫然)不会啊,我刚在村口那小贩手中换的气罐啊?
消防战士:同志,气罐一定得上正规气站去换,可不能在大街上随便买,出事儿就是灾难。(接着整理水带,装上消防车)
德贵:(哽咽着)儿子,老婆,是我害了你们,我对不住你们啊。等我闹清怎么回事,我找他们算账去!儿子老婆,等着我给你们报仇,不能让他们再害人!
第三场景:昌平区消防支队大门前
德贵:(骑车到了昌平区消防支队大门口的岗亭前)同志,我找你们领导。
哨兵:请问您找哪位领导?
德贵:我也不知道找谁?反正就找领导。(往里闯)
哨兵:(拦住)同志,您别急,有事慢慢说,我帮您联系。
德贵:我家着火了,老婆孩子都没啦,想问问火是怎么着的?
哨兵:您等我打个电话。(拿起岗亭电话联系)您等会儿,张警官出来接待您。
张警官:同志,您什么事?
德贵:我就是昌平的,昨天家里火灾,我老婆、孩子出事了,想问问原因。
张警官:我知道昨天那起火灾事故,初步判定是液化石油气泄露,引发爆炸和火灾。等正式认定结果出来我会通知您。
德贵:同志,我心里急啊,昨天到现在,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闭眼就听到我儿子喊:爸爸,救我。(哽咽)我怎么也闹不明白,我刚换的气罐它怎么就爆炸了啦?
张警官:民用液化气爆燃有多种原因,通过近几年来,我们对类似火灾的原因分析,主要是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在液化石油气中违规添加二甲醚造成燃气泄露,引发爆炸和火灾。
德贵:什么迷?我不懂。为什么添加?还有没有人管?
张警官:您别着急,到我办公室吧。
(张警官办公室,端了一杯水给德贵)二甲醚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可以作为车用燃料和民用燃料替代柴油和液化石油气,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德贵:这不是挺好吗?可它为什么会引起火灾啊?
张警官:二甲醚可以用于民用燃气用途,但是由于它对燃气用具密封圈具有极强的腐蚀作用,会造成密封不严,容易引起泄露,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所以需要“专气、专瓶、专用”。不能与民用液化石油气掺混使用。
德贵:不能混装,这么危险,为什么还有人干?
张警官:因为二甲醚的价钱比液化石油气便宜的多,所以屡禁不止,混装比例越高越危险。
德贵:我说这个
小贩子便宜我十几块钱,肯定是这东西闹得。张警官:具体是不是这个原因,还要找到这个气站,抽样检测才能下结论。您在哪儿换的气?
德贵:就在家门口儿,和小贩子换的。
张警官:这就是您的不对了,换气一定到有资质的正规换气站去换。
德贵:(一拍大腿)嗨,都是我不懂,才闯下了大祸。可是这么危险,就没人管他们吗?
张警官:当然有,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就下发了“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明文规定“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2012年3.15晚会,记者还爆了违规企业的光,揭露了燃气行业的“潜规则”。
德贵:可是有了规定,有人不执行又怎么办?出了文件有谁来监管?
张警官:有啊!北京市政管委、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关于清理整顿液化石油气市场的通告》,严厉查抄非法经销液化石油气摊点,加强对燃气企业的安全检查。
德贵:这么多政府部门管着,为什么还有人敢干,还有人能干?
张警官:由于违规灌装和非法经销存在暴利,加上他们生产、销售环节隐蔽性强,游动经销,很难监管。我们消防支队也在配合有关部门,下大力气打击这条经常引发火灾事故的利益链。
德贵:我明白了,找到非法经销点和气站,就可以打击,查抄,防止他们害人。我要是找到了混装什么“迷“的气站和批发点、小贩子,你们管不管?
张警官:消防支队当然管,不光管,还要配合有关部门一查到底,严肃处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几年来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已严厉打击了一批不法分子,消防拘留了300余人。
德贵:行!(站起身来)打今儿起,我就满昌平转,找到沿街换煤气罐,可以砍价的小贩就能倒出批发的摊点,再倒出黑心气站,我一个个报给你们,让你们收拾他们。
张警官:好,有了您这样市民的支持,他们就再无藏身之地了。
德贵:兄弟,谢谢啦。儿子、老婆,我绝不让你们不明不白地走了,我活着,就不能让他们再害人!
第四场景:非法经销民用液化气石油气罐的隐秘摊点
德贵:(骑着自行车,发现了卖气罐的三轮,紧骑两步追上)嘿,你站住,站住!
小贩:(回头一笑)大哥,刚几天,你又换气儿啦,使得够费的啊?
德贵:(一把揪住脖领子,把小贩拽下来,一脚踢翻在地)换你个头,你的罐把我家炸没啦,我儿子老婆等你偿命呐!(伸手扇他)
小贩:(一听,吓蒙了,用手抱住头)大哥,有事好好说,别动手啊!
德贵:快说,你这气罐是从哪儿拿的,带我去!
小贩:(吓得哆里哆嗦)大哥,我就是个跑腿儿的,什么也不懂,有事您和我老板说。
德贵:你老板在哪?快说,不然我还抽你!
小贩:(抱着头)打人犯法,再打我就报警啦!
德贵:你报警吧,我正找警察那!
小贩:老板就在那边儿,我带你去找他就是了。
德贵:(拿起电话)张警官,我抓住小贩啦,咱们找他老板去。
小贩:(一听接电话的是警察,大喊)警察快救我,他打人!(看着德贵还在打电话,挣脱,转身就想溜)
德贵:(一把揪住小贩,接着打电话)什么?好,我不动手揍他,我就揪住他脖领子走。
(德贵揪着小贩和张警官、派出所民警来到非法经销摊点,敲门)
老板:谁呀?
德贵:换气罐的。
老板:我这儿只批发,不换气儿。
德贵:(踢了小贩一脚)快叫门,要不我还揍你。
小贩:(哆嗦着)老板,开门,有人批发。
老板:(打开门,一看见有警察,马上改口说)警官,我这里只是给人存了点儿气罐,我不卖。
小贩:哎,老板,我从你这儿拿了一个月的货,你不能不认账啊,你这不是坑人吗?!
老板:(假装不认识)你是谁啊?我没见过你,你别血口喷人啊!谁证明我卖气罐啦。
张警官:(没说话,推开老板,拉开门,看了看屋内满满的大小气罐)你有经营执照吗?
老板:我又不卖气罐,哪有什么
执照啊?张警官:无照就是非法经销摊点,应该查抄。
民警:(严肃地说)你就别狡辩啦,把身份证给我,你涉嫌非法销售违规燃气罐,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跟我到派出所协助调查。
老板:(心虚地说)警察同志,我就是倒腾点气罐,要是气罐出事,责任也是上家儿啊!我帮你们调查就是了,您别吓唬我啊。
张警官:你这些气罐是在哪儿灌装的?带我们去!
老板:我带你们去,我带你们去,他们就在那边村儿里灌装气瓶。
民警:事不宜迟,现在你就带我们去!你这非法经销摊点,被查封了。
德贵:(面向镜头,欣慰地说)胖儿、秀兰,我找到害你们的人啦,还没完,我要一个一个地把他们交给警察,不让他们再害人。我也要提醒还在使用气罐的朋友们,千万不要图方便,图便宜,在街上换气罐,一定去正规的换气站,可别学我。
(哽咽地喊了一句) 胖儿、秀兰,我想你们啊!
(作者简介)张龙,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实验艺术团总监。主要剧作有《寂静世界里的爱》、《山后部落》、《妞妞》(获2012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获得2013年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颁发的“首都高校优秀法制短剧作品入围奖”)、《燕王出征漠北》、《燕王靖难兵变》、《二甲醚之迷》(获得2013年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颁发的“首都高校优秀法制短剧作品二等奖”)。
电话:13910926038**
编剧张龙简介
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安全工作,联系表演系,创建学院“实验艺术团”并任总监、编剧。
2010年,在海淀文化大厦设立“北京联合大学演艺人才校外培养基地”。实验艺术团广泛参与政府公共文化体系的服务,开展大量的文艺演出活动。(见百度文库《实验艺术团的探索与实践》)
创作《妞妞》、《燕王出征漠北》、《燕王靖难兵变》、《二甲醚之谜》等话剧剧本和微电影剧本。
2012年,原创话剧《妞妞》在“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在103所高校的149个剧目中获得 “优秀剧目奖”。
2013年微电影《二甲醚之谜》获得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颁发的“首都高校优秀法制短剧二等奖”。(作品在搜狐视频,搜索《原创话剧妞妞》、《二甲醚之谜》)
曾在广告学院组建北京高校第一支半专业义务消防队,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栏目”在119消防日来学院采访并在节目中播出。
曾任“信息产业部北京市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常务副站长”(信息学院与北京市电子办合作)。
曾获得北京市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曾获得北京市成人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并在年会上宣读。
曾经接受北京市经济委员会和北京联合大学任务,承办北京市教育系统首期下岗工人义务培训班,培训北京市纺织系统数十名下岗工人并获得北京市教委集体表彰。
曾任北京成人教育研究会理事。
曾任“北京国际科技与经济管理交流培训中心”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与中国经济记者协会、北京经济学总会合作)。
曾任“华夏青年自学成才奖励基金会”副秘书长(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与中国青年报合作建立)。
曾经从事过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并兼任日本拓殖大学留学生班班主任。
曾经翻译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日本》一书,并由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名为:《日本便览》。
讲授过“留学生汉语”、“应用写作”、“外国文学”等课程。
参与编写《文艺鉴赏》、《实用写作》、《外国写作理论辑评》、《实验艺术团的探索与实践》等书籍。
联系电话:13910926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