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本〈大山的儿子〉(一)
大山的儿子(暂定名)
故事梗概:
孟老柯,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孤儿,在朝鲜战场上因冻伤,脚微跛。复员后在镇财政所上班。她娶了一个地主的女儿。他经历了三年困难、十年文革。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他帮助了无数的人,可他又没有太多收入,怎么办?他就上千次的从他分管的村寨上缴的税款中挪用了一万多元钱,然后又把这些钱从各村的减免款项中冲抵掉了。他把这些钱款和用途全部记了下来,连二斤黄豆和十几斤白菜也记下了。
文革后,他出于一个共产党员的自悟、和诚实忠厚的为人,他自首了。他女儿刚刚参加工作,因为他出事,把工作给丢了,还不认他。这是很痛苦的。
后来,曾经受过他帮助地人,特别是下放到他村里劳动改造、后恢复工作的右派考古学家的帮助,大家一起将他所贪污、挪用的钱退补回去,最终被判三年徒刑、四年缓刑。
本剧的主题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那个年代的济危扶贫,比现在的有钱人做慈善要难上千百倍的。代价也大得多。二十年的坚持,谁人与比!
本剧客观反映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这与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有着巨大地反差,是不应该忘记的,特别是年轻人更应该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有些记忆是不能从记忆中抺去的。
本剧的场景全部来自风景秀丽的黄山地区,真实显映皖南山区朴实无华的风土人情,明清时期的徽式建筑让人流连忘返,展现了黄山风景的巍峨秀丽。
本剧采用了部分地方方言:安庆话。
主要人物:
孟老柯:孤儿,复员军人脚微跛,镇财政所职工。
李秀娟:孟老柯妻子,地主的女儿。
孟晓慧:孟老柯女儿。
孟晓峯;孟老柯儿子。
陶军 :孟老柯战友,乡武装部长。
宋琪培:考古学家,右派,下放在孟老柯村里劳动改造。
二孟子:孟老柯所在生产队队长。
张师傅:一个下放的煤矿工人。
大明、二明:张师傅的俩儿子。
四奶奶:孟家的长辈老人。
大丫 :二孟子女儿。
黄勇 :下放知青。
【1】 黄山市 日
字幕: 1978年
黄山市的一个宾馆,门口挂着“黄山市人民政府招待所”的牌子。
大堂里,一个女服务员拿着电话,对着住宿区域喊道:“103室的宋琪培,你要的长途电话接通了。”
“来了,来了!”应声从走廊过来一个六十岁上下的男人,他带着深度的睛镜,一头花白的头发,穿着花格衬衫,瘦小的身材,显得有些弱不禁风。
来到放电话的地方,他拿起话筒。
“喂,喂,是陶军吗?”
电话另一端,一个中年汉子,坐在一个破旧的办公室桌前,拿着老式的手摇电话机的话筒。
“是呀,我是陶军,你是哪一位?”
“我是宋琪培。”
“噢,是老宋呀,真没想到。”
“是这样啊,我刚参加完湖北一个大型古墓的发掘考证工作,现在呀,就在你们黄山市开学术研讨会,我想接你和老柯来这
里住几天,和你们叙叙旧。”“噢…、”电话里半天没有回音。
“陶军,你在听吗,喂、喂?”
“我在听,在听,老柯他…,老柯他恐怕来不了了。”
“为什么,老柯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嗯…,是的。”
“那你快说给我听听,出什么事了,严重不严重呀?”
“唉,一句二句也说不清楚。”
“那这样吧,我这两天就开完会了,我到你那里去,我们见面再谈吧?”
【2】 休宁县 万安镇 日
宋琪培穿过一个门口,门口挂有“黄山区休宁县万安镇人民公社”的牌子。
来到一间办公室前,门上有个小牌子,上面有“书记” 二字。
宋琪培“陶军在吗?”
门开处,陶军迎了出来。
陶军“老宋,来、来,快进屋。”
坐定之后,宋琪培急不可耐地问道:“快说,老柯他到底出什么事了?”
陶军沉重地说;“老柯他给关进看守所了。”
“啊”。宋琪培吃了一惊。
陶军指着桌上的水杯:“你先喝口水,我慢慢跟你说。”
宋琪培端起杯子呡了一口。
陶军:“老宋,孟老柯的为人你是知道的,他处处与人为善,无私的帮助别人,他铁骨柔情,疾恶如仇,铁一样的汉子。”
“是的,是的。”
“唉”陶军深深地叹了口气。……
【3】 皖南山区 竹头村 日
字幕; 1954年初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在这皖南山区村庄的打谷场前,队长二孟子站在一个石骨碌上。
二孟子:“今天,全体社员都去挖塘泥,老张会计带二组去东口塘,一组跟我去老塘,谁也不许偷懒呵。”
有一个社员喊道:“队长,能不能过几天再挖呀,塘里还结着冰呢,寒死人了。”
二孟子:“哪那么多的话,田里不上点底肥,明年大家都吃什么呀,吃个屁呀!”
随着二孟子的话音落下,社员们扛着铁锹,挑着小竹筐,陆续地散开去了。
【4】 水塘边 日
这是一个很大很深的水塘,里面的水已抽干了,有许多的塘泥已被挖到塘岸上堆放着,混带着水草的塘泥,在阳光下泛着阵阵热气,随风飘荡。
现在是休息时间,社员们大部分都在塘边背风向阳的地方坐着,有的卷着纸烟,有的吸着旱烟袋,东家长西家短、打浑骂俏的。
在塘中间,仍有四五个人在往小
竹筐里挖着泥,他们都是‘四类份子’及家属。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大腿以下都陷在深深地淤泥中,她左右摇摆,想把腿从泥中拨出来,弄得没头没脸、混身上下都是泥。
【5】 水塘边的小路 日
水塘边的高埂上有一条小路,是通往镇上的。有一个人顺着小路往这边走来,他斜挎着一个黄书包,厚重的黄棉袄敞着衣领,圆敦的脸庞,古铜色的额头上沁出细细的汗珠,走起路来有点高低不平的,他不时的用手搭起凉棚,向竹头村这边张望著。
他走到一个上坡前,正好看到挖塘泥的场景。社员们都没看到他,只顾看着塘里死命挣扎的女人,在那女人旁边有一个中年妇女搀扶着她,想帮她从泥里拨出腿来。
“用力呀,用力就爬出来了!”几个村民员在起哄。
有一个女村民嘀咕道;“快下去帮一把,不要搞出事来。”
二孟子把眼一瞪;“就你能,那你下去替她去,她一个四类份子,多干些活又怎么样。”
那女的吓地头一缩,不出声了。
【6】 水塘里 日
水塘里的女人渐渐没有力气,在她大腿根部泛出一片红水,原来这女人正处月经期,被冰水一激,又用力太猛,血己渗到裤子外面了。
那个刚到塘边的男人,看到这里,他脱下棉袄、棉裤,只穿一身洗的发白的衬衣和短裤,蹚下了塘里。
他慢慢搀着那女人到了塘边,可那女人怎么也迈不开腿了。他看了一下,又皱了皱眉头,他一抄那女人双腿,把她抱到了岸上。
“啊,是老柯,是孟老柯!”
村民们呼喊着。
在塘边上,二孟子直拍那人的肩膀;:“真的是老柯、真的是老柯。”
那边,几个妇女忙乱的照看着那女人。
孟老柯用手捋掉沾在腿上的淤泥,看了一眼二孟子:“怎么回事?”
二孟子:“回头再说、回头再说。”他指着那几个妇女;“你们几个把秀娟送回去,今天就收工了啊!”
【7】 竹头村仓库 晚
村头的一排半大不高的几间房屋,这是村里的仓库,也是村里可以开会办事的地方。门前一片平整的空地,是用来晾晒谷物的。顺着西边山墙望去,隐约看见那个叫秀娟女人的背影。
屋里,一张八仙桌上摆放零乱的碗筷、酒杯,还有残羹剩饭。昏暗的灯光下,只剩下孟老柯和二孟子。
老柯;:“那不是李老财的女儿吗?”
二孟子:“是啊。”
老柯:“怎么会那样呢?把人往死里整。”
二孟子:“一下子也讲不清楚。”
接过老柯递来的烟,二孟子接着说道:“你四九年跟部队走后,村里就搞起了土改,她家的东西都分光了,什么也没剩下,就给她家留了一亩多地和她家原来的牛棚。就是你帮她家放牛时住过的牛棚。后来又经‘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运动,化成份时、她家化为地主。也还算不错,没有把李老财送去蹲班房,有不少的地主都送到劳改队去了”
二孟子狠吸了一口烟又说;“前两年,有天李老财半夜里跑到集体的地里偷了几棵山芋,被发现后送到镇上的训话队里……。”
【8】 万安镇训话队 日
在镇上的一个青砖灰瓦的大院里,集中关押着几十名的“四类份子。”
一个干瘪的老头,穿着一件粗纱棉布大棉袄,腰部用一条长布条系着,他目光散涣,佝偻着腰,跟着那几十个人一起,扛着工具,在戴着红袖章的民兵的看押下,去往指定的地方劳动。
【9】 &nbs
p; 一个工地上 日 工地上,李老财一个踉跄,把挑的土撒翻了,一个民兵上去狠狠地踹了他一脚。
“你个老东西,过去享慣福了,这点活都干不了?”
说完又踹了他一脚。
【10】 万安镇训话队 晚
晚上,油汽灯把大院照地通亮。几个干部模样的坐在两个长条桌前,李老财被反绑着,耷拉着脑袋,站在前面。
“李老财,你个地主份子,偷盗集体的财物就是破坏抗美援朝,你还抗拒改造。”
“地主份子不投降、就叫它灭亡!”旁边的民兵挥臂高呼着口号。
台上台下的人都跟着喊起了口号。
半夜里,李老财哆哆嗦嗦从地板铺上爬起来,他走到大院门口,解下用来系扎棉袄的长布条,挽在大院门的门栏上……。
【11】 竹头村仓库 晚
油灯下,孟老柯和二孟子都低着头,闷吸着烟,青烟在没风的屋里轻轻飘荡,久久不肯散去。
二孟子抬起一条腿,支在坐凳上,胳膊撑在膝盖上,破棉袄的胳膊肘处,明显的露出一个大洞。
二孟子:“哎,你不是在部队上的吗?怎么回来了?”
孟老柯听他一问,抬起头来,往桌前凑了凑:“噢,我原本是跟着部队一直南下,到了广东,不一定就能回来的。可是朝鲜那边又打起来了,我又跟着部队去了朝鲜了。”
【12】 朝鲜 夜晚
在一个山坳里,孟老柯跟着部队,在冰天雪地里急驰着。
一个人手提短枪:“快跟上,快跟上,一定要在敌人逃跑前,堵住他们的退路。”
【13】 朝鲜 日
清晨,战斗已经结束,到处是缴获的武器,公路边躺着报废了的坦克、残缺不全的汽车,许多战士都靠在公路边的小山坡上睡着了。孟老柯也在其中。
“快起来、快起来!”一个班长手提冲锋枪,一个个的踢着睡着了战士们的脚。
班长用力拽起孟老柯。
老柯:“班长,让我们再睡一会,就十分钟。”
班长:“不行。”他又对全体战士吼道:“想不想活啦!都起来,把鞋子脱了用雪搓,用力搓。”
孟老柯解开鞋带,脱了几次也没把鞋子脱下来。他哭丧着脸喊道:“班长,我的鞋脱不下来了。”
班长跑过来,用力的帮孟老柯拽着翻毛大兵靴。拽了几下,总算把鞋脱了下来。他的脚己快冻僵了,脚汗让祙子和脚冻在一起了。班长用刺刀小心的将祙子划开后,孟老柯的脚已经冻成酱紫色了,班长从地上抓起大把地雪,抱着老柯的脚用力的搓着。
【14】 切回屋里 晚
屋里,孟老柯对听着入神的二孟子说:“你不知道,在零下三十几度的地方睡着了,你就有可能永远都起不来了,我有好几个战友就是这样一觉睡过去了。要不是我们班长,我的两只脚恐怕都要截掉了,到现在这半边还麻麻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他朝二孟子抬了抬右脚。
老柯:“所以部队领导考虑我的脚不方便,就让我复员了。我要回到乡里,就把我分在镇上财政所上班。”
二孟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他们的话音渐渐消失在浓浓
的山雾中。【15】 万安镇 日
这是皖南山区的一个小镇,小镇的南边是新安江,这是由大山深处的众多小溪汇流而聚的大河。现在是雨季,滚滚江水汹涌澎湃。沿街而建的小镇街道上,铺着大小不一的青石板,在行人的踩踏下,油光锃亮。街道两边林立着众多青砖灰瓦的徽式老房子,这些都是明清时期的老建筑,在古扑的徽州人一代一代的传承中,透露出中华文明纯厚的民族气息。
街里的一个小院子,青石砌就的门柱上挂着一块“休宁县万安镇财政所”的牌子,牌子上的字,写的还很蹩脚。
在一个办公室里,所长对孟老柯说:“老柯,你真傻,城里县里哪样工作不比我们这里好,你偏要回来,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孟老柯“嘿、嘿,”地傻笑两声,抬手挠了挠头说:“唉,你看我这个怂样,腿还有点跛,到城里不丢人现眼啊,算了吧,我觉得还是我们万安好,又乡里乡亲的,是吧。”
所长;“随你,随你。老柯你看啊,农业合作化刚搞起来,我们财政所就是为了配合大形势而成立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催收公粮、收缴一些杂税什么的,像屠宰呀,农产品买卖呀,牲畜、家禽交易呀,都是要交税的,这都是上面的新政策。你呢,腿脚不方便,就管你家门口的五个村子。具体事项,你到会计小王那里去,她会告诉你怎么做的。”
“是”。孟老柯站起来,把手举了起来,想了想又放下了。
所长:“你的文化怎么样啊?”
老柯:“我在部队上学了一些,大约初小文化吧。”
所长:“嗯,跟我差不多,记个帐什么的还行,主要的帐目有会计呢。”
【16】 万安镇街道上 日
绵绵细雨中,青灰的瓦当上滴下清沏的兩滴。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街边的商铺都敞开着,一人多高的门板倚靠在门面两旁。
孟老柯撑着木龙骨的兩伞,身上斜挎着黄书包,一歪一歪地走在街上。
“老柯,又下乡去啊!”
街边一个店铺的女店主,一边招呼着,一边用一把破芭蕉扇不停地扇着门口的一个木炭炉子,还不时地撩起脏不垃圾的围兜擦着被烟熏迷的双眼。
“是呀,你忙着呢?”孟老柯笑呵呵地点着头。
【17】 万安镇往竹头村的路上 日
天有点晴了。孟老柯夹着兩伞,往竹头村走来。
远远地,农舍的墙上;坚决拥护党中央!坚决拥护农业合作社!大幅标语依稀可见。
田地间,竹头村的社员们正做着农活。
看见老柯,二孟子跑了过来。
二孟子:“老柯,到哪里去呀?”
老柯:“噢,我到下岑村去,他们村有些东西还没有缴齐。”
二孟子:“唉!今年的雨水太大了,我们村有些税项恐怕也凑不齐了。”
老柯:“那公粮能齐吗?”他有些着急。
二孟子:“差不多吧。”
老柯:“你可不能丢我的脸。”
二孟子:“行。你晌午来我家吃饭吧?”
老柯:“好吧。”
看着老柯一歪一歪的背影,又回头望了望在田里做活的村民们,二孟子轻轻地摇了摇头。
【18】 下岑村 日
一间破旧的屋里,孟老柯和下岑村的村长面对面地坐着。
老柯:“你看啊,这些款项都是上面规定的,是必须要缴的,我刚回来工作,你得支持呀”
村长把头一扭:“让我们怎么办,许多田都被淹了,明年春天又要熬饥荒了。”
过了一会,老柯说道:“那你看这样,你把你们村的情况写个报告,我回去汇报一下,能减就减一点,要是不行,你也不要怪我。你们现在有多少先缴多少,行不行?”
“只能这样啰!”村长说完,拿出准备好了的钱,递给了老柯。
孟老柯接过钱,数了一下,这些钱
最大面额的,只有一张五元的,其它都是零散票子。他拿出一个本子,在上面记着,嘴里唸叨着:“下岑村,二十八元六角。”【19】 竹头村 日
孟老柯和二孟子坐在仓库的门口,二孟子掰了一根竹子剔着牙,显然他们刚吃过饭。
老柯:“我上午到下岑村去,他们应缴的钱,连一半都没收到。你们这里怎么样?”
二孟子:“都差不多,就算我们村地势比其它村高一些,被淹的少一些,也好不到哪里去。和往年比还是差很多。哎,老柯,要能少缴,我们村也少缴点,行不行?”
老柯:“你少跟我玩弯弯绕,你们村的情况,上面是知道的,旱涝保收。你一定要给我撑面子。”
二孟子:“怎么说话的?这里不是你家呀,你想忘本呀?”
老柯:“噢,是、是。要能减,我还能不帮?”
二孟子:“这还差不多。”
………
停了一会,老柯问道:“秀娟她娘俩怎么样了?”
二孟子耳朵有点痒,他挠了一下:“上次挖完塘泥,秀娟好像有点问题,她自己说腿老打软,听说是什么风湿。”
老柯;“李老财家的人还是不错的,我虽在他家放牛,人家也没亏待我,你想我一个孤儿顺顺当当长大,也有人家的付出。有一年冬天,雪非常大,我在牛掤冻的睡不着,升了火取暖,秀娟妈知道了,第二天还给我送了床被子,也算好人吶。”
二孟子:“老柯,我说句不中听的话,你要不愿意呢?就当我没说过。”
老柯:“讲、讲,那来哪么多弯弯绕。”
二孟子:“我讲你不如娶了秀娟。”
“啊”。老柯瞪着两眼,看着他。
二孟子:“你别瞪我呀,秀娟在我们这一带也算是个美人了。不是她没人要,主要是因为她家的成份太高,她妈那个小脚又不能干活,都嫌是个累赘。许多人提亲,秀娟说要带着她妈,把人家都吓跑了。”
老柯的眼前显出泥塘里秀娟的脸庞,那又脏又倦的脸上,依然透出些许少女的清秀来。
二孟子又说:“你看你呀,寡汉条子一个人,你娶了她,也算有个家,还有个老人照看屋里。你有工资,有粮本,生活是没问题的。要不是她家成份高,她早就被好人家抢了去了。”
老柯看着二孟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二孟子惊讶的说;:“那你答应啦?”
老柯扭过头来看看他:“答应什么?”
二孟子:“娶秀娟呀?”
孟老柯:“你让我想想。”
【20】 万安镇上 日
清晨的雾刚刚散去,二孟子背着竹篓子,走在青石板的街上。他一抬头,看见孟老柯也在街上。
二孟子:“老柯。”他边喊边向老柯跑来。一只手在后面扶着竹篓。
老柯:“赶集来了。”
二孟子:“我们村的减免,领导批了没有。”
老柯:“我汇报过了,上面说只要公粮齐了,其它的都好说。”
二孟子:“那你就给我们多减一些吧。”
老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二孟子只是“嘿、嘿、”地傻笑。
老柯拿出烟来,递了一根给他:“你前几天跟我讲的事,我想就这样吧。”
二孟子:“娶秀娟呀?好、好、好。我这就回去给张罗。”
老柯从口袋里拿出一叠钱:“你这样,我这里有一百多块钱,是我的复员费和伤残补助,把那个牛棚翻修一下,再搞几桌酒菜,我孟老柯结婚也不能太难看,是吧。”
二孟子:“那没得说,我看就在仓库西边给你盖两间新房,秀娟她们现在的房子做伙房,反正离的也不远。”
老柯:“那钱不够吧?”
“够了,够了,你别管,交给我就行了。”二孟子高兴地像他自己结婚似的。
【21】 孟老柯家 清晨
在仓库的西边,有两间新盖的房子,这就是孟老柯的家。改做伙房的牛棚,烟囱冒出一阵阵的炊烟,在这山间的晨曦中,格外轻绕。
老柯推开房门,他穿着半拉没穿好的衣服
,看着地上的鞭炮碎屑,咧着嘴笑了笑。他走向伙房。在他拐弯的墙角处,那新房的侧面和后面都是用泥土夯实的土墙,这与前面一溜的青砖墙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22】 老柯家的伙房 日
孟老柯低头进了伙房,里面热气腾腾。一张简单的小方桌,旁边有两个长条凳、两个小方凳。靠里角的两口锅台冒着热气。秀娟妈在锅灶后面,坐在一个树桩上,低着头往炉膛里添加柴禾。她看见老柯进来,就从锅灶后面站起来。
秀娟妈:“饭做好了,我给你盛。”她走到锅台前,打开锅盖,一股热气‘腾’地升起,舜间挤满了伙房矮小的顶棚。
老柯正扒吃着稀饭,房门一亮,秀娟进来了。
老柯:“噢,你也起来了。”
秀娟穿着一件花布棉袄,又肥又大的棉裤及不对称的包裹在身上。虽是农家打扮,却也不失一种朴素的美。
秀娟:“嗯,我想着四奶奶昨天没来吃酒,早上我们去看看他吧。”
老柯嘴里含着稀饭,忙不迭地;“对、对、对。”
秀娟妈:“我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她从锅里拿出一个大青花碗放到桌上,碗里放满了粘团,这是皖南山区人家常吃的一种用糯米做的食物。
“豆沙馅的”秀娟妈又说。
【23】 竹头村的小道上 日
孟老柯和秀娟沿着小道向村中走去。一条小溪顺着这条小道向低洼的山涧流去,哗哗的溪水与道旁的徽式老建筑对映着,仿佛想诉说着什么。
“新娘子、新娘子啰。”
有几个村里的小孩起哄着,小孩身上都穿着破旧的棉袄。其中一个小孩的破棉鞋,包不住长长的脚趾,顶露在鞋外面,也拖着鼻涕跟在后面瞎嚷嚷。
老柯:“去、去、去。”他善意地轰着孩子。
他俩来到村中间的一个大院前,高高的门楼是用大块石料砌成的。房屋墙面上的石灰有些脱落了,露出青灰的砖头。屋顶的马头墙上的图腾依然挺立,旁边长着几棵小草,仿佛嘲笑怪兽图腾的古老。
这是个很大的院子,居住着十几户人家。
二孟子家也在这里。他蹲在地上,手里端着一个大碗,碗里的稀饭上有几根自家腌的咸菜。看见孟老柯和秀娟进来,忙立起来招呼。
二孟子:“老柯来啦。”
二孟子媳妇听见动静,也从屋里出来,身上围了半截围兜,脏不拉圾的。在她身后还跟着个十来岁的女孩,一手托着碗,一手还牵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在她旁边还有三个岁数不一的小孩跟着。
“噢,来了。我们来看看四奶奶。”老柯说着还回眸一眼秀娟。
秀娟:“你们都在吃饭呢。”她也和其它村民招呼着。
【24】 四奶奶屋里 日
四奶奶家在大院边角处。
老柯推开房门:“四奶奶,我们来看你了。”
昏暗的房间里,从屋顶一块巴掌大的天窗处,投下一缕光拄,才使得屋里有了一点光亮。不大的房里有一个单口锅灶,旁边放着一小堆柴禾,一个小方桌,几把破旧的竹椅。靠里面的墙边是一个木板搭起的床。四奶奶半窝在床上。这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零乱的头发大部分都白了,半瘪的嘴,一看就知道没几颗牙齿了,沧桑的脸上遍布皱纹。
老柯走到床边,伸手握住四奶奶古铜色、皱巴巴的手。
秀娟把大青花碗放到桌上,她附下身子说:“四奶奶,我们给您端了点粘团,您想吃就热了吃。”
四奶奶嘟囔道:“嗯,嗯,我个糟老婆子,还让你们新郎新娘挂着,不行的。”
老柯:“四奶奶,我们以后会经常来看你的,我会叫二孟子关照你的。”
四奶奶:“他关照我,哼,他巴不得我死了。村里只有你俩能想着我、来看看我。”
四奶奶说着从床头拿起一个大烟袋,撮了点烟丝在烟袋里,老柯拿起火柴给她点上。老人的烟袋是铜的,烟袋杆子油光锃亮,烟嘴子却霍然是一个硕大的,绿白相间的翡
翠做成的。老柯:“四奶奶,您年纪大了,少抽点烟。”
四奶奶吸了一口烟:“你不晓得,这是我家死老头子留下的,抽两口也是个念想的。”
老柯:“往后您有什么事,让二孟子家的大丫去招呼我们啊。”
四奶奶:“嗯呐,少不了的。”
老柯:“那我们就回去了。”
【25】 村中的小道 日
回家的路上,老柯对身边的秀娟问道:“你们家的大房子都分给他们了?”
秀娟:“是的,住在里面的都是贫下中农,中农以上没有的。”
老柯:“噢…。那四大爷怎么死的?”
秀娟:“前两年,新安江修防洪堤,四大爷和村里人一起出派工,去山上采石料,被滚下的石头砸死的。现在村里每年派点粮啊,油的给她,政府每年还给十几元的补助,二孟子有时还扣她的,所以她有点恨二孟子,真够苦的。”
孟老柯听着秀娟的话,若有所思。
【26】 万安镇 日
街上挂了很多的横幅;人民公社好!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等等。
以前的训话队大院,如今的大门上挂着一个显眼的牌子;休宁县万安人民公社。
孟老柯从财政所出来朝这边走来。
在公社门口,一个也穿黄军装的青壮汉子,手里拿着一叠材料,迎面碰上孟老柯,两人相互打谅着。
老柯;“你是陶军吧?”
那人:“孟老柯!”
老柯:“哎呀,真想不到。”
俩人拥抱在一起,又蹦又跳。
【27】 武装部办公室 日
办公室的门口有个牌子;万安人民公社武装部。屋里,孟老柯和陶军坐在里面。
老柯:“我复员的时候,你不是说要提干的吗?怎么复员了。”
陶军:“我是提了干部,可是现在部队搞精兵简政,把我给复员了,就分到这里来了。”
老柯:“那你也应分到城里的呀。”
陶军:“转业、复员的太多,领导号召到艰苦的地方去,我也报了名,这不……。”他把两手一摊。
老柯点点头:“是啊!不过你到这里也不错,我可找到一个叙话的战友了,哈哈。”
陶军:“看把你乐的,喝了蜂蜜啦。我知道你在这里,原本该去找你的,可我刚来,工作还没有安排好。没想到今天碰上了。哎,你的脚怎么样啊?”
老柯:“还好,只有一点不方便。这不怪我,怪我们这里的路不平哦,哈哈。”
二人一起笑的合不拢嘴。
老柯:“你这武装部是什么意思?”
陶军:“你可不要小瞧我这武装部,公安局的活,政治部的活,基干民兵的活我可都管着呢。”
老柯:“好、好,以后少不了找你的麻烦。走,我请客,好好喝一杯。”说完,拽着陶军就往屋外拖。
陶军架住他说:“酒是一定要喝的,但是,我请客,就你那二十几块钱,算了吧。”
陶军挺着胸,拉着老柯出了办公室。
【28】 孟老柯办公室 日
字幕:一年后
孟老柯趴在破旧的办公室上写着东西,门外传来陶军的声音。
陶军:“孟老柯在不在。”
话音刚落,陶军推门进了办公室。
老柯:“好你个陶军,娶了媳妇忘了战友啊,多长时间也不来哦。”
陶军:“不要没良心,要不是我这个在供销社上班的媳妇,今天就没有这个好事给你啰!”
老柯一听,忙不迭地拉着陶军:“什么好事?”
陶军慢悠悠地坐到老柯的坐椅上:“我媳妇说供销社要在下面村里建代销点,我就和社长说了一下,给你家秀娟争取了一个,你乐不乐。”
孟老柯一怔,半晌没说话,然后他把腰一挺,对着陶军行了个军礼:“
我代我家秀娟谢谢你了。我家秀娟再不用下地干活了,她那风湿病的腿,犯起来痛的不行,阴雨天更严重,真的谢谢了!”陶军:“好了、好了,战友一场是假的吗?你请我喝酒吧,明天晚上到你家,还有事和你讲呢。”
【29】 公社大院 日
陶军站在办公室的门前,院子里一群穿着五花八门的人。干部模样的,知识分子模样的,中山装的,列宁服的,大对襟的,戴眼镜的,不戴眼镜的。还有一些当地的村民,二孟子也在其中。
陶军:“你们这些右派分子,到这里来要好好的接受改造,这是党和人民对你们的宽大处理,你们要珍惜。小陈。”
小陈:“部长。”
陶军:“你把他们按名单给各个生产队领回去,把注意事项也和队长们说清楚。”
小陈:“知道了,部长。”
陶军指着一个戴深度眼镜的瘦弱中年男子和二孟子说:“宋琪培,还有二孟子,你们到我办公室里来一下。”
【30】 去竹头村的路上 日
陶军推着自行车,车上放着一些行李。宋琪培头戴劳动帽,挎着黄书包,身着蓝中山装,手里稀疏的网兜里放着一些生活用品。
陶军:“老宋呀,这竹头村是我一个战友家,你身体不好,眼睛又差,把你安排到这里,他能照顾你一点的。”
宋琪培:“是、是,谢谢。”
【31】 孟老柯家 傍晚
老柯家堂屋正里的墙边有一个长条桌,屋中间有一个方桌,屋角处有一个囤粮食的垛子,里面有半人高的稻谷。旁边里屋的门开着,透过门缝看到里面有一张典型的山里人家常见的大床,上面挂着棉粗纱蚊帐,还有一些简单的家具。
陶军和二孟子在方桌边坐着,宋琪培坐在门边的一个长凳上。
二孟子:“陶部长,按你说的,我把宋老右派去看山林子,他就和原来看林子的老五保住一起,床都搭好了。”
陶军:“行,都不容易。生活上你不用管他,他也有工资,就是粮啊,油啊,菜的,方便就照顾一下。他是来劳动改造的,每月还要到镇上去接受检查,场面上还要过得去,该干的还是要干的。”
二孟子:“是、是。”
陶军:“那你现在就派人把他送去,天也晚了,路不好走。”
二孟子冲着门外喊了声;“二狗蛋!”
应声进来一个小伙子:“队长。”
二孟子指着宋琪培:“你把这个宋老右带到老五保那里去。”
宋琪培站起来,背上背包,提起行李,哈着腰对陶军和端着菜刚进来孟老柯说道:“那我就先去了。”
【32】 老柯家 晚
昏喑地煤油灯光,映衬着陶军和孟老柯微微发红的脸庞。
秀娟站在桌旁边收拾着碗筷,对陶军说:“陶部长,真不知怎么谢你,把代销点这样的好事给了我。”
陶军挥了挥手:“其实也没什么,你虽然成份不好,可你有文化。我听我媳妇说,代销点的帐可是有点复杂。加上我和老柯的面子,所以我和社长一说就成了。谁让我和老柯是战友呢。是吧,老柯。”
老柯点点头,指了指房屋东边:“我已和二孟子说好了,把仓库腾一间出来和我家接通,过几天去供销社把东西往回一拉,就可以开张了。”
秀娟收拾着碗筷去了伙房。
陶军:“老柯,今天来的这个宋琪培,这人不简单,我看了他的材料,他在国外留学多年,是研究什么考古的,我也不懂。解放后从国外回来的,前两年大鸣大放,说了一些对政府不满的话,成了右派。老婆、孩子都发回南方老家去了。就把他一个人发到这里来改造。他眼睛很差,身体也不太好。你在村里有份量,所以我让他到你们村来,你能照顾点
。今后不知什么时候他才能缓过气来。”老柯:“噢,是这样啊,放心吧,没问题。”
陶军:“你做事要注意点,他是右派,有些场面还要过得去。照顾在私底下,不然上面知道了是有麻烦的。”
老柯:“你我都是党员,大政策我还是懂的,不然天天的学习,看文件不全白做了嘛。”说完他还冲着陶军扬了扬下巴。
【33】 代销店 日
字幕;一九六零年 春
代销店里,简单的货架上摆放着百姓生活的日杂用品。秀娟正和一个社员交易着。宋琪培进来了。
秀娟:“宋老右,你来了,要点什么?”说话间,女儿晓慧从她身后探出头来。
宋琪培:“这是你女儿呀,几岁了?”
秀娟:“快六岁了。傻孩子,也不知道叫人。”
宋琪培:“那该上学了呀?”
秀娟:“老柯不让她上,说等儿子大了,让儿子上。”
宋琪培:“为什么?”
秀娟:“你看我们一家四口,就老柯那二十几块工资,我妈和四奶奶还时常要看个病的,转不过来的。”
宋琪培:“不行,孩子一定要上学的,没文化怎么行。老柯那里回头我和他说。多少钱?”
秀娟:“一共是一块五毛八分。”
【34】 竹头村的小路上 日
宋琪培在路上正和老柯相遇。
宋琪培:“老柯,哪里来呀?”
老柯:“噢,老宋。我刚从赵岗村回来。”
宋琪培:“我听秀娟说,你不打算让晓慧上学了?”
老柯:“是的,女孩子上什么学,长大了找个人家嫁了,还费那些个事?”
宋琪培:“亏你还当过兵,建设社会主义,没文化行吗?”
老柯:“那一年得好几块钱呢!”话语中有些着急。
宋琪培:“你哪里省不下几块钱?你听我的,一定要给她上学。”
老柯有些无奈:“那好吧。”
“老柯叔,老柯叔!”二孟子大女儿急匆匆地跑来。
老柯:“大丫怎么了?”
大丫:“四奶奶病的不行了,我爸让我来喊你的。”
老柯:“老宋,你先回林场,我去看看。”
他和大丫一起急忙往四奶奶家奔去。
【35】 四奶奶家 日
老柯进屋就奔到四奶奶床前。二孟子和他媳妇还有几个村民也在屋里。
二孟子:“四奶奶说她肚子疼,大便解不出来,两天没吃东西了。”
床上,四奶奶紧锁着眉头,哼哼唧唧地直喊:“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老柯坐在床边,拉着四奶奶的手,回头看着二孟子:“没找郎中来看看?”
二孟子:“我喊前村的老孙头来看过了,吃了两剂中药,不管用。”
老柯:“不行,要上医院。”
二孟子;“上医院,钱呢?”
老柯:“你找人找架子车,钱你不用管。”
【36】 竹头村往万安镇的路上 日
孟老柯和二孟子及两个村民推着架子车,急急的赶往镇上。
【37】 医院 病房 日
四奶奶躺在病床,嘴里不停的喊:“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二孟子站在旁边呆呆的看着。
老柯问护士:“怎么不管用呢?”
护士:“她的病状主要就是大便不畅,她这是营养不良、没有油水造成的,再加上她年龄大了,排便就更加困难了。”
老柯:“有没有管用的药?”
护士:“没有,只有到省城大医院才有。”
老柯:“那怎么办?”
护士:“只有…只有…。”欲言又止地。
老柯:“只有什么呀,快说嘛!”
护士:“只有用手抠。”
老柯:“嗨,你看我急晕掉了,我们在朝鲜战场上天天
吃炒面、炒黄豆,也有这种情况,就是用手抠的。护士,你去拿点菜油来。”护士端来一小碟菜油。
老柯用手指蘸了一点对四奶奶说:“四奶奶,你忍着点啊!”
老柯附下身的背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那样的宽阔。(音乐)
【38】 镇医院 收费处 日
老柯在医院收费处探头问里面的人:“多少钱?”
收费人:“五元三毛四分。”
他掏出口袋里的几张散票子,数了数,只有几毛钱。他皱了皱眉头,然后从书包里拿出记帐的本子,从夹在里面的钱中取出一张五元的票子,他心里想:(我先从这里拿点用着,回头再还上)。加上自己口袋里的几毛钱,递给了收费人。
【39】 医院 四奶奶病房 日
昨天的那个护士来给四奶奶送药。
护士:“奶奶,您真有福气,有这么个好儿子。”
四奶奶的皱脸显得一脸轻松,她摇摇头。
护士:“不是您儿子?”
四奶奶又点点头。两颗苦涩地老泪顺着脸庞缓缓地流下。(音乐)
【40】 陶军办公室 日
老柯低着头吸着烟。半晌,他抬起头来对陶军说道:“跃进、跃进,把人都跃进死了。前两天河南的一个战友来信向我借钱,说他们那里饿死了好多人。”
陶军:“嘘。”了一声,起身向门外看了一下。
“老柯,隔墙有耳。你我都是党员,不能讲的千万别讲,要犯错误的。我什么都没听见啊!”
老柯:“是、是,再不说了,只敢和你说说。”
陶军:“我知道的比你多,好多地方都有这种情况,上面下了死命令;不许传。也就是我们这里鱼米之乡,相对要好的多了。其实老百姓心里都有本帐,不敢说罢了。”
停了一会儿,陶军问道:“宋老右怎么样?”
老柯:“还能怎样,也就半死不活的。”
陶军:“这样吧,我在粮站搞了点碎米,还有一点山芋面,你拿去,给老宋一点,剩下的你留家用。”
老柯眯着眼:“也就你有点办法。”
【41】 万安镇 农贸市场 日
这里的集市是露水集,人们清晨来赶集,太阳出来后,就都回去做农活了。
雾蒙蒙的市场边的一个角落里,二孟子蹲在墙角边,面前放着个竹背篓,大丫抱着最小的弟弟站在旁边。
“茶叶,茶叶。”二孟子吆喝着,但又不敢大声。
稀稀拉拉的人们走过,不时地有人瞥他一眼。
有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来到他面前停下。
那人门道:“茶叶卖的?怎么卖?”他伸手抓了点茶叶放到鼻子前,闻了闻。
二孟子:“茶叶是刚下来的,肯定好。”他又向两边张望了一下。
二孟子压低嗓音:“你看着给吧,最好能换点粮食。我这下面还有几个竹笋呢!”
那人说道:“这样吧,我这里有刚买的十几斤山芋,我再给你一块钱,你看行不行。”
二孟子赶紧地:“行、行,你真是个好人。”
【42】 万安镇街尾 江边 日
二孟子带着俩孩子,走到街道尽头,回头看看没有人,他从背篓里拿出两个拳头大小的山芋,顺着青石板铺就的阶梯,在新安江边洗了洗,递给了俩孩子。
就在这时,从街道里跑出两个带着袖章、上面印有“市场管理”字样的人,他们跑到二孟子跟前,一把抓住竹篓子。
“抓住了,投机倒把,走,跟我们到公社去。”
二孟子吓了一跳,看着他们带着的袖章,马上哀求道:“兄弟,没有的,这是我们自己的,你就放了我们吧。”
一人道:“哼,刚才还看见你在
市场边喊着‘茶叶、茶叶’的,还说是自己的。走!”一边说一边拉着二孟子。另一个人看见大丫手里拿着刚啃了几口的山芋,上前一把夺过来,往江里一扔。
大丫背着弟弟,看着顺着阶梯往下翻滚的山芋,一边哭喊着:“山芋,我的山芋。”一边就要沿着阶梯下到江里去捞那山芋。
二孟子一下冲过去,一把抱住大丫:“大丫,你不要命啦!”
大丫在二孟子怀里,还指着江里:“山芋,山芋。”
旁边围观的人群中有位大妈说道:“大兄弟,你看孩子可怜地,你们就饶了他们吧。”说着,泪水止不住地流。
孟老柯正好路过,看到此场景,对那两人说道:“兄弟,这个人是我们生产队的,是个老实人。我担保,你们就放了他们吧。”说着,他掏出烟来递给他们。
“是啊,是啊。”旁边的群众都附和着。
“噢,是老柯兄弟,既然这样,你看呢?”他回头问另一个人。
另一个人说道:“既然老柯兄弟说了,那就算了吧!”二人似乎和孟老柯很熟。
二人临走时指着二孟子:“下次别让我们逮到。”
看着二人远去。老柯蹲下身子,簇拥着俩孩子。
大丫还眼泪汪汪地指着江里:“山芋,山芋。”
老柯难过地扭过头,偷偷地擦了下眼角,他从书包里拿出饭盒,从里面的四个黑糊糊的窝头里拿出两个递给孩子。
他起身后对二孟子说:“你做这事也不小心点。带孩子回家吧。”
【43】 孟老柯家 晚
油灯下,老柯穿着汗衫、短裤,手里拿着个芭蕉扇,秀娟坐在旁边,手里做着针线活。
老柯摇着扇子,一只手不停的挠着头:“这日子过的,唉。你说四奶奶是我们老孟家辈份最高的了,怎么就没人想着去看看她?就连二孟子家都吃不饱肚子。”
秀娟:“看你说的,现在家家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拿什么去看她?再说二孟子家,他孩子多,粮食也没多分,也就是他当队长,还能过活。你再看东头的孟贤武家,也是五个孩子,家境原来和二孟子家一样,现在你再看他家的孩子,个个小嘴瘪的跟老太太似地。”
老柯:“是的。你明天给我带饭,多做些窝窝头,我给贤武家带几个过去。”
秀娟:“我算看透了,就你那二十七斤粮,二十几元工资,怕是都要贴给别人了。”
老柯:“哎,你跟我说这些干什么?”
秀娟放下手中的活,抬头看着他:“我只是说说,看把你急的。你心好,我知道,可也要量力呀。也亏了陶部长帮我们搞了这个代销店,能有一些补贴家用,不然真不知怎么过!”
孟老柯一抬手“啪”地拍在腿上,举起手来,一个蚊子吸地血印,印红了手掌一小块。
秀娟:“晓慧明天就要上学了,一块二毛的学费,一块三毛五的书本费,报到要一起带去的。”
老柯站起来,拿过裤子,摸了摸口袋,没敢拿出来,他望着秀娟:“过几天交不行吗,你看我这口袋里……。”
秀娟;“我就知道你没有。我先从小店拿点垫上,等你开了工资再补上。不然别人会笑话的。”
老柯:“行、行,你再给我二两糖,一斤盐,二包烟,我明天去看看宋老右去。”
【44】 林场窝棚前 日
宋琪培正坐在山林间一片空地上的窝棚前,他远远地看见孟老柯向山上走来。
老柯到跟前把东西放在一个竹桌上。
宋琪培:“又给我送东西来,你腿脚不利索,以后别来了,缺什么我自己到秀娟那里买。”
老柯:“我来看看你,想和你聊聊,我心里憋地慌。”
宋琪培:“有什么烦心事,说来我听听!”
老柯:“你看现在这日子过的。我们在部队就常受教育说新中国好,社会主义好,报纸上天天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可你看现在……。
宋琪培打断他的话,抬起手在空中往下按了按:“老柯兄弟,你听我说,你们农村养一头猪,一年能长多少肉?
”老柯:“好一点,也就一百来斤吧。”
宋琪培:“那我现在要它长三百斤、四百斤行不行?不行,对吧。所以现在的状况就和养猪是一样的道理,步子太大了,是要摔跤的。这些问题,毛主席和党中央会解决的。你看我放弃国外的好生活回来干什么?就是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党、相信我们国家的领导人!”
孟老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二人望着远方的大山,仿佛看见美好的未来。(音乐)
【45】 万安镇 农贸市场 清晨
字幕 ; 1963年
市场里,人来人往。有二个毛头小伙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鬼头鬼脑地。
在牲畜交易市场里,几个村民就一头猪的买卖讨价还价,一个老汉蹲在地上吸着旱烟袋。只见一只稚嫩的手伸进老汉的口袋里。
老汉吸完烟,把烟袋往地上磕了几下,一起身,发现伸进口货里的手。
“小偷,小偷。”老汉死命地抓住小伙子的手。
人们嚷道:“小偷,走,把他送到武装部去!”
有人指着另一个小伙子:“这个小家伙,跟他一伙的。”
“把他一起带上。”
孟老柯正好也在这里:“怎么回事?”
老汉:“孟干事,这俩个小偷偷我的钱。”
老柯:“噢,那我和你们一起去武装部。”
【46】 陶军办公室 日
人们簇拥着两个小伙来到陶军办公室。
有人喊道:“陶部长,我们抓到两个小偷。”
陶军从办公室出来,看到老柯也在人群里,问道:“你怎么也在?”
老柯:“所里管市场的人生病了,我来顶个班的。”
………
人们都散去了。
老柯问道:“这俩个小家伙怎么回事?”
陶军:“这俩个孩子,大的叫大明,小的叫二明,他们的父亲原来在煤矿上工作。前两年,全国开展全民返乡,他们就回到这里。噢,他家就在你们村东边的赵岗村。他们回来,也不会什么农活,别人家搞点副业什么的,他们也不会,这俩个小家伙学也不上了,有时偷人家点菜、摸个鸡的。都到我这里来过几回了。这次数额有点大,要送县公安局了。”
老柯看着俩个孩子可怜巴巴地,想了想说:“不送行不行?
陶军叹了口气:“我也知道这俩孩子可怜,这次放了,下回再犯,别人会说闲话的。”
老柯:“这样行不行,你把他俩交给我,如果出问题我负责。”
陶军:“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要想好了。”
【47】 赵岗村 大明家 日
这是三间普通的房子,一人高的院墙上的土坯有些脱落,院子里有个伙房。这不像皖南山区的人家,显然是按主人的意愿建出来的。院子里没有平常农家应有的鸡、鸭,一片死气沉沉的样子。
在门口,俩孩子磨磨蹭蹭地不愿进去。
老柯喊了声:“屋里有人吗?”
应声出来一个清瘦的中年男人,胡子拉碴地,穿着一件洗的发白的蓝色中山装,看上去很消沉。
老柯:“你是张师傅吧?”
那人点点头。
老柯转身从门外把那俩孩子拽了进来。
那人一见这俩孩子,眼里露出一丝凶光。
这时,一个中年妇女拿着农具进了院子。
………
在屋里,老柯说道:“情况就是这样,俩孩子我是给你们带回来了,可往后怎么办,你二位还要想点办法。”
那男人拉过孩子就要打,中年妇女过来拦在前面,哭着嚷道:“你打、你打,你把我们娘仨都打死算了,我们不想活了。”
那男人照女人胸口搡了一把:“都是你惯的。”
女人:“是我惯的,怎么啦!你原本可以不回乡的,你要冒充积极,还第一个去报名。回来了我们什
么都不会,你还不干活。俩孩子学都不上了,你还有理了呢!”那男人深深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那俩孩子泪汪汪地,却没敢哭出声来。
老柯看着这场面,说道:“你们这么吵吵也不是事,也回不到矿上去,重要的是这俩孩子,今后怎么办?”
女人道:“大兄弟,谢谢你,要不是你,我家大明、二明就要蹲班房了。”说完,冲着老柯直鞠躬。
老柯从包里拿出一点钱递给那女人:“我这里有二块钱和五斤粮票,一斤粮票到粮站可以换四斤山芋面,先给孩子垫垫肚子,把这段日子顶过去,要给孩子找点事做做,再不管好了,真的就废了。”说完他转身就要走。
那男人看着女人手里的钱和粮票说:“大兄弟,这半天的,也没请教你贵姓?”到底是城里出来的,有点礼貌。
老柯:“我姓孟,孟老柯。我在乡财政所上班,我就在前面的竹头村住。我先走了,过几天我再来。”
【48】 万安镇 农机站 日
农机站的修理铺里,老柯和一个人站着看一个工人焊接一大一小茶缸粗的小铁桶,还有一根一米多长的细铜管放在旁边。
那人道:“老柯,你做这个火石灯干什么用?”
老柯:“老陈头,你是不是舍不得你的材料呀,以后还少不了要你的火石呢。”
老陈:“你老柯的面子我还能不给?前两年困难时期,你帮我们村免了不少的税,让我在村里挣足了面子。这点小事我还当得了家。”
说话间,火石灯做好了。老柯拿起来比划了几下说:“还真不错。”
他拿着那玩意儿,一歪一歪地出了农机站。
【49】 赵岗村 大明家 晚
孟老柯在油灯下摆弄着火石灯,他拿了几块生石灰样的东西,放在大一点的铁桶里,又往里加了点水,水立刻就沸腾了。老柯赶紧拿起小桶往大桶里一放,一股青烟就从小桶上端的一小截铜管处冒了出来,他又拿起那根长铜管,把它用一小截塑料管和和小铁桶上的小铜管连接起来,然后用火柴点着铜管的尽头,立刻满屋都被这火苗照的亮腾腾地。
老柯拿着火石灯往四周绕了一圈:“怎么样,可以吧!”
老张:“老柯兄弟,我知道,我原来在矿上,氧焊用的就是这个,叫乙炔,对吧。”
老柯:“张师傅,你别急,还有呢。”
他又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用两片竹篾夹绑了许多大号缝衣针的东西,对大明说:“大明,你去找根竹竿来。”
一会儿,大明拿了根竹竿进来。老柯接过竹竿比划了一下,拿起篾刀把竹竿削得有一人长短,然后他把那个针排往竹竿上一插,在手里掂了几下说:“行了。”
老柯把手里的东西都放到桌上,然后对老张说:“张师傅,眼下稻秧刚下田,夜里用这火石灯往田里一照,泥鳅都趴在水面上,看得清清楚楚,用这针排一笃,就把泥鳅笃上来了,泥鳅可以吃,也可以拿到街上换点什么。我这还带了一个扒网,让你这俩孩子没事就往小河、小溪边跑跑,捞点小鱼、小虾的,比他们偷鸡摸狗地不强吗。”
大明妈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她拉过大明、二明:“老柯兄弟,你是好人,我这俩儿子……,大明、二明。”说着就要给他下跪。
老柯急忙拉住大明妈:“老嫂子,不能这样,我受不起的。”
大明妈只是眼泪一个劲地往下掉。
孟老柯语重心长地说:“张师傅,大嫂,不能因为日子苦,就毁了孩子,我是在陶部长面前打过保票的。你们二位也振作些,苦日子总有尽头的,你说呢?张师傅。”
张师傅没说话,他用衣袖抹了一下眼,用力地点了点头。
【50】 孟老柯家 日
快过年了,大雪把屋顶盖了厚厚地一层。
老柯一家五口在伙房吃饭。远处不时地传来零星
的炮竹声。老柯端着碗,看着门外不停的大雪念叨着:“这么大的雪,宋老右不知怎么样了。”
秀娟:“是呀,家家都团圆,他却一个人窝在山里。”
老柯放下碗说:“不行,我得去看看。”
秀娟妈:“雪太大了,等明天雪停了你再去,应该不会有事的。”
老柯:“那不行,我得去。老娘,你给我带些饭菜,秀娟,你去把大衣给我拿来。”
“哎!”娘儿俩都应承着
【51】 往林场的路上 日
孟老柯顶着雪,一歪一歪地往山上去。
【52】 林场窝棚 日
快到窝棚前,孟老柯呼唤着:“宋老右,宋老右!”
推开竹门,宋琪培躺在床上,一床棉被将他裹的紧紧地。不时有雪花透过竹笆墙的缝隙飘落在床上。
老柯紧上前一步:“宋老右!”
没有回声。
他又晃了晃宋琪培,还是没有反应。他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哎呀,这么烫。得上医院呢。”
他向窝棚里看了一圈,找了根本棒子,两头拴上绳子,拿到床边对着宋琪培比划了一下,又用一根绳子绑在宋琪培的手腕上,然后他脱下大衣,将宋琪培扶坐起来,把木棒放在他的屁股底下,自己坐在宋琪培的前面,又将木棒上和宋琪培手腕的绳子从后面绕过自己的肩膀,紧紧的拴在自己的裤腰带上。他先试了试,然后一用劲力,将瘦弱的宋琪培背了起来。
孟老柯背着宋琪培推开了房门。迎面一阵风夹着雪花吹来,他吸了一口气,抄起门边一把锄头当扶手,朝风雪中迈开了腿。〔音乐〕
【53】 竹头村口 日
孟老柯背着宋琪培来到村口,在一个立着的石磙子旁,他将宋琪培放到上面,手扶着锄头,大口的喘着气。
这时有一个村民看见了:“老柯,这是谁?”
老柯:“你快去喊二孟子,叫他找辆架子车,再拿两床被子,要到镇医院去。快点。
“噢”那村民答应着,消失在风雪中。
【54】 万安镇医院 晚
病床上的宋琪培依然未醒,床头上挂着盐水瓶,在昏暗的灯光,静静地一滴一滴地。
孟老柯和衣坐在床边的凳子上,他靠着墙,歪着头睡着了。嘴角还淌着口水。
【55】 万安镇医院 日
孟老柯推开房门,手里拿着一个搪瓷缸子,
老柯:“怎么样了,老右?”
宋琪培轻声道:“好一些,只是没力气。”
老柯:“我从家里带了点菜,你将就点。我己给你媳妇发了电报,她很快就会来的,我也不能天天在你这里。”
宋琪培:“我媳妇,她能来?”他用怀疑的小眼望着老柯。
【55】 陶军办公室 日
陶军:“你这样是要犯错误的,还得连累我,你就给他看看病就算了嘛。找这些麻烦事。”
老柯“我不管,人都要死了,家属来看看,还这事那事的,不就是写个证明吗?真他奶奶的。”
过了一会,老柯又说:“你是不是怕了”
陶军:“怕倒是不怕,我们都是战场上过来的人。只是得有个不误事的法子。我俩要有事,别说帮老宋了,我们两家人怎么办?”
老柯点点头:“这倒也是。”
陶军:“我看这样,证明我写,你用挂号信寄给老宋媳妇,让她去当地政府汇报完了,让她把原件带回来,或许没事。”
老柯:“还是你有办法。哎,我们说好了,要是真有麻烦,你就说是我逼你的,这样我们两家也有人照应。”
【56】 镇医院  
; 日宋琪培:“听说四奶奶不行了?”
老柯深深地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怕是熬不过冬天了。她可是我们孟家的长辈呢,全村没一个人待见她。”
宋琪培:“也就是你夫妻二人的照看,不然恐怕早就过世了。哎,我跟你说,四奶奶的那个烟袋,你要收好了,那可是个老物件。”
老柯:“什么老物件呀?”他用疑惑地眼光看着宋琪培。
这时门开了,一个知识分子样地中年妇女,手里提着一些杂七杂八地东西进来了。”
“老宋,你这是怎么了?”
那女人急切地扑到床前,她拉着宋琪培的手,眼泪扑扑地落。
宋琪培:“啊,你来了,你真的来了?”他也是止不住地泪落。
那女人:“是你们公社的证明材料起了作用,说你带病参加劳动,积极改造,我们家那边才同意我来的。”
宋琪培指着老柯:“都是这个兄弟帮的忙,要不是他,连我这条命都没有了。”
那女人连忙起身给孟老柯鞠躬:“谢谢,谢谢!”
老柯急忙闪身:“你们聊,你们聊。我走了。”说完,他就出去了。
【57】 孟老柯家 晚
油灯下,秀娟在给女儿晓慧报着课文的听写,儿子晓峯在一边玩耍。老柯坐在桌旁,叼着根烟,看着母女俩认真地样子,一脸地陶醉。
“噢,做完啰。”晓慧举着双手,又蹦又跳地。
“那你可以和我玩了嘛。”晓峯拉着姐姐的手。
晓慧一本正经地:“玩,玩,你就知道玩,明天就要和我一道去上学了,记得姥姥怎么说的吗?”
晓峯:“好好念书,要有学问。”
晓慧::“再说一遍。”
晓峯大声道:“好好念书,要有学问。”
油灯下,只剩下老柯夫妻俩。
秀娟:“明天俩伢子上学,又要好几块的学费,书本费,怎么办?”
老柯挠挠头,没有说话。
秀娟看他这样,也不说什么,进屋去了。
老柯一个人傻愣愣地看着油灯,吸着烟。他抬眼看着墙上挂着的黄书包,愣了一会,他站起来,取下书包,从里面拿出一大一小两个记事本。
他先打开大本子,翻开第一页,上面记着:各村己收和减免记录:赵岗村1959年3月10日减屠宰税,二十元……。
他又打开小本子,第一行写着:四奶奶住院:五元整。下岺村稻谷35斤、菜油一斤半……。
“唉”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内心独白:欠这么多,怎么能还掉呢?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他眼前一片茫然。
【58】 孟老柯家 伙房 日
秀娟妈坐在灶后面,炉膛火映红了她的脸。
秀娟在锅台上忙活着。
秀娟妈:“晓峯也要上学了,俩伢子的书学费,你怎么办?”
秀娟:“还能怎么办,只能先从小店拿点垫上。”
秀娟妈:“女儿呀,你不要抱怨,老柯他是个有血性的男人,他做人做事都是有道理的,我想不会错地,他这人呀,心善着呢。以后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帮着他。”
秀娟:“知道了,妈。”
秀娟妈用手撐在膝盖上,费力的站起来,走到小桌旁:“我的身体也熬不多长了,帮不了你了,你要……。”
“妈”秀娟急忙打断她的话头。
这时,晓慧和晓峯进来了。
………
吃完饭,俩孩子拿起桌边的凳子就要出门。
秀娟妈:“好好念书!”
俩孩子:“要有学问!”
【59】 小学校 日
“当、当、当。”一个老头拿着一截铁管,对着半悬在树枒下的一个铁块敲着。
学生们从几间破旧的教室里走出来。一大半的学生除了身上的书包,还拿着或扛着各式各样的凳子。
教室里,一个女老师正在收拾东西。在她旁边有一个刚蹒跚走路的孩子。下面的课桌千奇百怪地。更奇怪的是没有一个凳子,只有最后靠墙边上,有一排泥土垒起来的土墩。
……
校外的小路上。晓慧、晓峯也各拿一个凳子。
一个学生:“晓慧,今晚镇上放电影,你们去不去?”
晓慧:“昨天我爸就和我说了,一定要去的。我爸说电影的名字叫‘英雄儿女’,是讲抗美援朝的。我爸爸也是从朝鲜战场上回来的。哼!”那小脸上一付自豪地神情。
【60】 万安镇 农贸市场 晚
农贸市场的空地上,电影正在放映。银幕是挂在三根大毛竹架起的架子上。挤挤攘攘的人们把广场的每个角落都塞地满满地。
孟老柯坐在人群中,一边一个孩子。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电影中的王成,对着步话机大声地吼叫着。
“唏、唏。”声音来自晓慧地轻泣。
老柯看着女儿,轻轻地揽住了她。
【61】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 晚
在许多看完电影回家的村民中,孟老柯扛着一个长凳,身边跟着一双儿女。
忽然,晓慧问道:“爸爸,你们在朝鲜也是这样的吗?”
老柯愣了一下:“差不多吧。只是没有电影上的那样惨烈。”
晓慧:“那你也是英雄啰?”
老柯又愣了一下:“你爸爸我只是一个战士,战士在面对困难,面对需要帮助的人,面对死亡,就应该像王成一样无所畏惧。”
“噢。”晓慧看着满天星斗,想着什么。
【62】 野外 日
字幕: 1967年
一条小溪边,大明和二明用耙网在小溪里扒弄着,二明身上还背了个竹篓子。他俩人胸前都挂着毛主席像章。
远处的广播声中“我们要革命、我们要造**”的歌声,阵阵传来。
又是一网下去,小小网里一阵扑腾。大明用力把网拉了上来,一条二、三斤重的大草鱼在网里乱蹦乱跳地。
二明高兴的叫着:“一条大鱼,一条大鱼。”
这俩个青年,已不是以前的毛头小伙子了。
【64】 大明家 日
刚进院门,二明就喊:“妈,我们捉到了一条大鱼。”
院子里不再是以前的景像,有十几只鸡鸭在觅食,还听见有猪的“哼、哼。”声。
大明妈闻声从屋里出来,她接过竹篓子看了一眼说:“你们把这条鱼给你老柯叔送去,我这里还有十几个鸡蛋也一起带上。你俩给我记好了,可不能忘了你们老柯叔的恩情。”
大明、二明齐声应道:“知道了,妈。”
【65】 万安镇 日
孟老柯和大明、二明走在街上。大明手里提着那条大草鱼,二明的背篓里放着一袋粮食,上面放有鸡蛋。街道上,满街都贴着红红绿绿的标语:打倒某某某。走资派不投降、就叫它灭亡。等等。就连沿街铺面的门板上也贴了许多的大字报。广播中正放着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
远远地走来一队游行的队伍,中间有十几个被绳索拴成一串的人,头上戴着纸糊的高帽,有人的衣服被反穿着,有的人嘴里还含着稻草、破布之类的东西,胸前都挂着打着×××的牌子。
陶军也在这队人中间,黄军装被反穿着,脖子上除了挂着牌子,还挂了一根烂麻绳,两头各系了一个撮粪的筐子和一个破搪瓷脸盆。
老柯看到游行的队伍走到跟前,就停下脚步,站在街边观望着。
在被游街的人中,别人都低着头,哈着腰,唯有陶军不时的抬着头,挺着胸。旁边带着红袖章的造**派,不时地把陶军的头往下按,并举臂高呼:“打倒陶军、砸烂陶军的狗头。”
这时,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疯头垢面,也戴着红袖章的青
年,窜到陶军跟前,使劲地把他的头往下按,陶军倔犟地不肯低头。“不低头是不是?我叫你不低头。”说话间,这人跑到街边摸了根棍子,又回到陶军身边。
“低不低头?”
陶军又把头往上一昂。
那人见陶军这样,就把手中的木棍举了起来。
就在木棍要落下时,一只手架住了木棍。
那人抬头看了一眼:“噢,是老柯叔呀。”
老柯瞪着那人:“想干什么?下黑手呀。”
那人道:“革命无罪,造**有理。”
老柯:“就你也配谈革命?你老爹瘫在家里没吃没喝地,你不管不问,跑到这里来下黑手。”
那人:“我们家几代贫农,所以穷嘛。”
老柯:“对,你们家是贫农,你爹还给你起了个好名字,叫陈文明,是吧?你他奶奶的就是混蛋。”他一把夺过棍子扔在地上。
“革命无罪,造**有理。”旁边的造**派纷纷拥过来,要和孟老柯理论。有几个人还推推搡搡地。
老柯高声道:“贫下中农同志们,革命小将们,我坚决支持你们的造**行动,坚决支持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但是,这个人(他指了指那人)你们可要认清楚了,他为什么要对陶军下毒手呢?因为前两年,他偷了一个社员家的猪,被逮到后送到武装部,按道理呢?他是要蹲班房的,陶军看他家老人瘫在家里没人照顾,只让他赔了人家的钱,在公社关了几天,他就记恨上了。”
旁边有人喊道:“他还偷看过人家女人上茅房。”
“噢,唏。”人群中一片叽笑声。
老柯:“革命小将们,这样的人千万不能混在你们队伍中,这会坏了你们的名声。”
有人道:“让他滚蛋,真丢尽我们造**派的脸了。”
有一个造**派走到陈文明身边踹了他一脚:“你还有脸在这里呀,还不快滚蛋!”
那人灰溜溜的走了。
………
人群散开了。
老柯对大明二明说道:“你陶叔在牛棚关了快半年了,他家里没有男人在家,很难地。所以我让你们把这些东西给他家送去。你们俩今后要多往他家跑跑,只要他在牛棚一天,你们就必须把他家给我照看好了。你陶叔的女儿,就是你们的妹妹,不能让人家欺负,需要什么就来找我。听见没有?”
大明信心满满地:“老柯叔,你就放心好了,我和二明轮流着,只要逢集,我们一定去陶叔家。他家两个妹妹要受一点委屈,你就找我好了。”
孟老柯满意地点了点头。
【65】 竹头村外 日
在村外路边的一个山坡上,二孟子站在田边看着两个村民一前一后,赶着水牛在犁地。地里没犁过的地方长着膝盖高的黄豆苗儿。
孟老柯从远处走到这里。
老柯:“二孟子,干什么呢?”
二孟子:“噢,老柯呀。”
老柯走到田边,看着田里的黄豆苗问道:“好好的豆苗,怎么犁掉了呢?”
二孟子:“唉,上面下来新指示,‘以粮为纲’,规定凡是能种水稻的地方,都必须种水稻。我到上面去汇报,想留些其它作物,公社说你不犁掉种水稻,就扣掉每亩二十斤的化肥指标,如果犁掉改种水稻,就奖励每亩四十斤化肥。没办法,只好犁掉了。过几天,上面还要派人下来检查。”
老柯:“那现在改种不是要影响产量吗?”
二孟子:“谁说不是呢,不光影响产量,就这田里的水,都得靠人工用水车提上来。”
老柯:“我听说村里分来几个知青,你带我去看看。”
二孟子:“行。”又对那两个犁地的村民说:“你俩个把这田犁完了就回去吧。”
他扛起铁锹和孟老柯一起往村里走去。
【66】 知青小组 傍晚
知青小组建在村北面的山坡上。一溜几间茅草屋。
老柯和二孟子来到屋前。
二孟子喊了一声:“黄勇”
“谁呀?”应声从屋里出来一个高高壮实的青年,手里拿着毛巾拍打着身上。
二孟子拉过黄勇说:“黄勇,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孟老柯,你把他们几个喊出来,我
给你们介绍介绍。”黄勇上前一步握住老柯的手:“你就是老柯叔呀,一来村里就听说了。”他又朝屋里喊了声:“陆建,你们都出来。”
从屋里出来三个知青。
黄勇:“这是陆建、这是陈小宁、这是王海、这是…哎,钱新安怎么没回来?”
这时从下面走来一个戴眼镜的青年,手里提着把锄头。
黄勇:“这是钱新安,他是我们组里的小秀才。”
孟老柯和钱新安握了手后说:“欢迎你们到竹头村来插队落户。我叫孟老柯,村里的代销店就是我媳妇代办的。你们从城里来,肯定有许多的不适应,慢慢就会习惯的。我们村的条件比其它生产队要好多了,一天的工分有四毛五分钱呢,有些生产队只有二毛多。你们今后的日子长着呢,有困难就和我说一声,只要我能办到的,你们尽管来找我,啊!”
二孟子指着钱新安:“老柯,你看他把眼镜去掉,倒像我们万安人,他叫新安,我们喝的是新安江的水,哈哈。”
黄勇:“老柯叔,我们一来就听说你的为人了,往后我们几个少不了要麻烦你的。”
“是呀,是呀。”另几个知青附和着。
老柯对二孟子说:“队长,你看以后给他们派些轻活做,不用和我们社员一样劳累,城里的伢子可经不住的。”
二孟子:“这你放心,也就让他们看看场、锄锄地的,都是些二道的活,不重的。”
老柯又说:“今天你们就不用做饭了,我已和我家秀娟说好了,买了些酒菜,都到我屋里去,让你们学生们尝尝我们山里的土菜。告诉你们啊,我还有一瓶口子酒呢。”
钱新安上前一步说道:“那可是我们省的八大名酒,在省城还得凭票才的买到呢!”
二孟子嚷道:“孟老柯,你偏心,有好酒也不请我。”
老柯:“谁说不请你,你回家安排好了就过来,有你喝的。哎,你把大丫带来,让她来解解馋。我看她不像你女儿,倒像你们家老妈子,你那几个小的,那个她没拖带过?”
二孟子:“是、是,我带她来。”
【67】 老柯家伙房 傍晚
秀娟正低头往灶膛里添加着柴禾。
晓慧、晓峯蹦蹦跳跳地进来了。
晓慧:“妈妈、妈妈,镇上来了地区文工团演出,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早点吃饭,晚上我们一起去看。”
秀娟:“我就不去了,你带晓峯和你爸爸去看吧。”
晓慧:“妈妈,你不是最喜欢看黄梅戏的吗?”
秀娟:“你姥姥刚走,小店还要人照看,你们去吧,我不想去。”
晓慧:“那好吧。”
她看着女儿去了堂屋,轻轻地叹了口气:“天仙配、女附马多好呀,搞个什么折子戏”
【68】 万安镇农贸市场 日
农贸市场的空地上,搭建了一个戏台子,灯光通明。台上面的横幅上写着:热烈欢迎地区文工团来万安镇慰问演出。两边各有一个竖条幅,一边写着:誓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另一边是: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日日讲。
台下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戏台前,晓慧、晓峯和几个小伙伴正看地如痴如醉。
台上正演李奶奶与铁梅痛说革命家史。李奶奶的那豪言壮语与委婉的黄梅曲调,听起来显得格格不入。
在人群后面,孟老柯和黄勇站在那儿。
戏场休息,老柯他转身向人群外走去。
黄勇跟了出来:“老柯叔,不看了吗?”
老柯:“我出来透透气”。他拿出烟,递了一根给黄勇:“什么折子戏,好好地黄梅戏搞成这个样子,看了乌燥燥地。”
黄勇:“老柯叔,你可知道严凤英呀?”
老柯:“知道,天仙配,女附马不都是她演的吗?”
黄勇:“她己经死了。”
老柯:“啊?”眼睛瞪的滚圆。
黄勇:“我家在省城和严凤英家就在隔壁大院。她有一天被造**派批斗到半夜,回到家里想不开,吃了大量安眠药,等到发现后送到医院己经来不及了。造**派还说她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这在我们家那一片,当时是一个大新闻。”
老柯直
摇头:“可惜了,可惜了,戏演地那么好,曲唱地那么好听。真可惜了。”孟老柯眼前现出电影(天仙配)里的画面: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
黄勇:“她还被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过呢!”
老柯:“这叫什么事?”
那边的戏台上还唱着:临行喝妈一碗酒。
【69】 孟老柯家 日
字幕: 几年后
孟老柯在屋里拿起他常背的黄书包,这个书包己经磨起了不少的毛边,在包的拐角处还两个补丁。
一出门,他愣了一下,只见宋琪培提着行李,直愣愣地站在门前。
老柯:“宋老右,你这是要到哪里去?”
宋琪培不说话,他放下行李,弯腰对着孟老柯深深地鞠了一躬。他弯腰太深,把头上己洗的发白的劳动帽都掉到地上了。
老柯上前捡起帽子,在身上掸了掸递给宋琪培,这时他才看见宋琪培深度眼镜后面挂满了泪水,那泪水顺着他那瘦弱的脸颊淌下来。
“老宋,你这是怎么啦。”孟老柯急忙上前傍住他。
宋琪培哽咽着:“老柯,我要走了。”
老柯:“去哪儿呀?”
宋琪培:“我们单位来通知了,让我回单位。”
老柯一拍大腿:“好啊!宋老右,你终于熬到这一天了,好事呀,你应该高兴才对呀。”
宋琪培:“可我…,我……。”
老柯:“来、来,进屋里说。”
………
在屋里,稳过神来的宋琪培说:“上面来通知了,邓小平又主持中央工作了,对我们这些有点学问的老右派们的政策,也宽松了一些。陕西的一个水利工地上,发现了一个大型汉代墓葬,我原来主研的就是汉代历史,所以国家博物院点名要我去的。”
老柯:“好啊,我就知道你是做大学问的,窝窝棚是拴不住你这个凤凰的。也算你这十几年没白熬。”
宋琪培:“老柯兄弟,我这十几年…,要不是你…,要不是你和陶部长的关照,我真不知能不能……。”他说着从手腕上摘下手表。
孟老柯挥了挥手:“宋老右,你这样就不好了,我孟老柯做事,只求问心无愧,你就是在我们这里待上一辈子,该帮的,我照样会帮你的。”
宋琪培又把手表带回手腕上说:“那我就不说什么了,日子还长着呢,我宋琪培只有先放在心上了。”
老柯:“你什么时候走?”
宋琪培:“今天就走。”
老柯:“你等等。”他转身进了屋。出来后他手拿着个大烟袋。
他把烟袋递给宋琪培:“这是四奶奶留下的,你拿着,算个念想。”
宋琪培:“这可使不得,你这是骂我呢!”
老柯:“你说是什么老物件,我也不懂,放我这也没用。到你手里或许有用呢?”
屋外的田里,油菜花金黄一片,麦苗在春风翻滚着绿浪,远处的大山上,竹海和黄山松也随风相竞起舞着。
【70】 孟老柯家 日
在老柯家的西屋里,老柯看着秀娟和晓慧整理着衣物。
秀娟:“多亏了陶书记,让我们晓慧也有了工作。”
老柯:“是啊。为了晓慧的工作,陶军真费了不少心。也亏了当初宋老右的一句话,让晓慧上了学,还念完了高中,挂上了知识青年的牌子,不然再有门道也不行的。”
秀娟:“改天我俩一起去陶书记家,好好谢谢人家。”
老柯:“那倒不必,我和陶军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晓慧呀,去了县城以后,好好工作是必须的,还有两条你记住了,一、公家的财物,别人的便宜,你不许沾手。二、遇到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一定要尽力去帮。要做个好人,听到没有?”
晓慧:“爸爸,你放心,王成、刘胡兰那些英雄就像黄山松一样在我心中。你说的一句话我还记着呢。”
老柯:“哪一句?”
晓慧:“要像王成一样无所畏惧。”
老柯高兴地对秀娟说:“看看,我们的晓慧长大了。哈哈!”
门外传来急呼声:
“老柯,孟老柯!”老柯应声出了屋:“谁呀,大呼小叫的。”
一个社员:“老柯,你快去看看,黄勇带着知青正在砸二孟子家的门,搞不好要出人命呢?”
老柯把手一挥:“快走、快走。”
晓慧把手里东西一放,跟着他们一起向二孟子家方向跑去。
【71】 二孟子家 日
黄勇带着几个知青在二孟子家门口,他们手里都拿着木棍。
黄勇用力地踹着门喊道:“二孟子,你给我出来,你躲得了和尚,庙里你也躲不了。”
有俩个知青抬着一根大木头:“黄勇,用这个撞,准能把门撞开。”
二孟子媳妇见状,拦在门口对黄勇说:“黄勇大兄弟,你们就饶了他吧,他犯混,他是猪,我给你们赔不是,求求你们了!”
院子里的村民没有一个出声的。
“黄勇。”孟老柯来到门前。
那俩个抬木头的知青也停了下来。
黄勇:“老柯叔,你来的正好,这狗日的二孟子,耍流氓。”他指了指站在他旁边的两个女知青。
老柯:“怎么回事,说给我听听。”
黄勇:“我们俩个女同学来看我们,二孟子在田里看见了,拦着不让走,还说流氓话。”
老柯:“噢,是这样啊。二孟子,你出来。”
二孟子在屋里喊道:“我不出来,出来我就没命了。”
老柯:“你也有怕的,你过嘴瘾的时候怎么就不怕呢?你出不出来?你不出来我走了啊!”
二孟子连忙应道:“我出来,我出来。你让他们把棍子放掉。”
老柯:“黄勇、钱新安,你们把手里的家伙都放掉,有我在这里,不许胡来。”
知青们纷纷把手中的木棍放到墙角处。
那俩个女知青:“算了,算了,也没怎么样。”
门开了一个小缝,二孟子探出脑袋来,老柯一把把他拽了出来。
有个知青上前一拳把他打了个趔趄。
孟老柯栏住:“不要动手。”
二孟子媳妇扑到二孟子跟前,没头没脑地打他:“你个死人,你惹他们干什么?你要给打死了,我们娘几个怎么活!”
老柯拉过二孟子:“你说,怎么回事?”
二孟子猥琐着头:“我…、我…,我就说了几句疯话,后来拦着她们,问她们到哪里去。”
老柯:“你说什么的?”
二孟子缈了一眼那俩个女知青:“我…、我…。我就说你们到我屋里去,保管生一窝和你们一样漂亮的女伢子。”
“哈哈哈哈。”围观的村民一阵大笑。
黄勇和几个知青往上直拥,又想打二孟子。
老柯把手一拦:“黄勇,你要是把他打死或打残了,你让他一大家子怎么办?况且你们也要犯法、要坐牢的。你们看这样吧,在我们这里这样的粗话不算什么,你们城里人面子薄,现在闹也闹了,打也打了,好在没出什么事,让二孟子给二位女同学赔个礼,行不行?”
有个知青说:“不行,要在城里不打个半死才怪呢。”
老柯:“那这样,我再让他给二位女同学每人两斤好茶叶、三斤好笋干,再赔礼,行不行?”
黄勇看着二个女知青:“你们看呢?”
其中一个女知青说道:“就这样吧,老柯叔都说成这样了,再闹就不好了。”
老柯:“看看这俩位女同学说的多好。”说完,他冲着人群中看热闹的晓慧喊道:“晓慧,你赶快回家,让你妈把家里的腊肉都炖上,多放点笋干和蕨菜,我把这边平了,就带他们家去吃。多煮些饭,他们能吃的狠呢!”
【72】 孟老柯家 日
堂屋里,孟老柯和知青们坐在一起。桌上除了一大盆子腊肉炖笋子,还有几样小菜。
老柯:“来,都举杯,你们放过了二孟子一家,就等于救了他一大家子,来,我谢谢你们。”
黄勇端着杯子:“老柯叔,其实我们也没想怎么样的,就是一口气的事。女同学来看我们,弄成这样,丢不丢人!”
老柯:“好了,这事就过去了。”
放下酒杯,他给知青们发了香烟:“你们都听着,马上就要恢复高考了,你们都是有文化的人,各条战线都等着你们
去大展宏图,农村不是你们最后的根。从明天开始,你们都回城里边去,好好地复习功课,你们要都考上了大学,那才是你们的真本事。我估摸你们就是考不上大学,离你们回城的日子也不会太长久的。”黄勇:“老柯叔,就冲你这句话,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是不是,哥儿几个?”
“是、是。”几个知青齐应声道。
老柯又说:“还有啊,你们回城也不是十天半个月的事,你们的口粮家里也没有,回头我和二孟子说一声,让你们每个人预支二百斤稻子,加工好了带回去。”
钱新安:“那我们的工分抵不了稻子钱的。”
老柯:“这你们不用管,有我呢!”
有一个女知青说:“老柯叔,你真是及时雨。我们怎么没摊上?”
老柯:“什么雨?”
知青们一阵大笑。
【73】 孟老柯办公室 日
在财政所门口,秀娟提着大袋小包的。
有人招呼着:“哟,是秀娟嫂子,真是稀客。”
秀娟来到老柯办公室。
老柯:“你怎么来了?”
秀娟:“我到供销社来上货的。”
他起身给她倒了杯水:“货上完了吗?”
秀娟:“上完了。”
老柯:“那就早点回去,小店没人可不行。”
她没有说话。
老柯:“怎么,有事呀?”
秀娟喝了口水:“我上货的钱不够了。”
老柯:“我欠小店的钱不都还你了吗?怎么不够呢?差多少?”
秀娟:“就是知青们赊账欠的钱,五十多元吧。”
老柯在屋里转了两圈,走到桌前,从抽屉里拿出记帐本,从里面拿了些钱递给了秀娟:“我这里只有三十五块钱,你先上货去。”
秀娟:“那你的帐怎么交呀?”
老柯:“你别管,上货去吧。”
秀娟走后,老柯看着手里的帐本,摇了摇头。他又拿出一个小本子,在上面记着什么。
【74】 接场景(2)
陶军:“你知道老柯为什么进的班房吗?”
宋琪培:“为什么?”
老柯:“他贪污、挪用了公家税款,还收受了许多的财物。”
宋琪培:“啊?”他吃了一惊。
陶军:“二十年,二十年,老柯的心不用像花岗岩一样硬,哪怕稍稍硬一点,也不会…也不会…。”
宋琪培:“这是怎么说?”
老柯:“他是自首把自己送进去的。”
宋琪培:“自首?”
陶军:“是的,他自首前来和我谈过,他说现在政策好了,日子好过了,……。”
【75】 陶军办公室 日
字幕: 几个月前
孟老柯坐在陶军对面,他拿出两个本子递给陶军。
老柯:“你看,这是我二十年里欠下的帐,我算了一下,得有二万多,还是还不了了。我只有接受党和政府的处理,我心里才能好受一点。”
………
陶军仔细看完帐本后,他拿着本子,手背在后面转来转去。突然,他把本子一下子摔在孟老柯的胸前。
陶军:“孟老柯,你混蛋!”
老柯一惊,他弯腰捡起本子。
陶军:“你知不知道这是犯罪?你知道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啊!你坐牢也就算了,还要影响晓慧的工作的,说不定晓峯的大学也念不成了。啊!”
老柯:“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与他们有什么关系。”话语间,再没有以往地那种自信,那样有韧劲。他甚至不敢看陶军一眼。
陶军:“叫我说你什么好呢,你的心就不能硬一点?”
孟老柯把脖子一梗:“硬,怎么硬?你看见二孟子家大丫为了一个山芋要跳江,你不难过?你看见宋老右病得要死,你不去救?你看见那个小女孩为了七毛钱寻死寻活地,你不心痛?就算是个铁疙瘩,也有熔化的时候,不是吗?”
陶军走到老柯身边,拍了拍他:“我的好兄弟,我刚才着急了。可你这事很严重的,要判很重的。再说,你进去了,秀娟怎么办?”
老柯:”秀娟
那里我已……。”【76】 孟老柯家伙房 日
孟老柯坐在桌旁,看着秀娟收拾着碗筷。
老柯:“秀娟,你放一下,来,你坐下。”
秀娟用疑惑地眼光看着他,一边用围裙擦着手:“干什么?”
老柯站起来,双手扶着秀娟坐凳子上。然后朝她鞠了一躬。
秀娟一惊,急忙站起来:“你这是干什么?老柯,你怎么了?”
他拿出两个帐本递给她。
………
老柯:“情况你也知道了。你看现在晓慧参加工作了,晓峯也考上大学了,我没什么牵挂了,我要去自首。”
秀娟:“不去不行吗?又没人知道。”
老柯:“秀娟,我是一定要去自首的。你知道这么多年我心里的感受吗?每一次我心里都是慌慌地,难受的很。秀娟,我这一去不是三年五载能回来的。你跟着我这么多年,没享过一天福,现在还要……?”
秀娟满脸泪水扑到他怀里,用手使劲地打他胸口。
孟老柯一手搂着她,一手轻轻地抚摸她后背,默默忍受着她的发泄,几颗泪水挂在脸上。
【77】 接场景(74)
陶军:“他在二十年里,先后挪用了财政所的钱款共有九千四百多。最多的一笔,是他家晓峯考上大学,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给他做路费和买些学习用品,四十元。噢,你那次住院,他用了十八元,也记在上面。你知道他最少的一次拿了多少钱?”
宋琪培:“多少?”
陶军:“一块钱。六零年春上,有个女孩,割了些牧草卖给供销社的豆腐店喂驴子,卖了七毛钱,不知怎么弄丢了,那女孩哭天昏地的不得了,老柯他当时身上一毛钱也没有,就拿了公家的一元钱给了那女孩……。”
【78】 万安镇街边 傍晚
天快黑了。孟老柯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女孩背着空竹篓,一边低着头寻找着什么,一边呜呜地哭嚷着:“钱,我的七毛钱,七毛钱呀!”
老柯觉得奇怪,就拦下那女孩:“伢子,你在找什么?”
女孩:“钱,我的七毛钱,我妈还在家等我买盐和灯油回去呢?”她的话语有点语无伦次地。
听见响动,从一个店铺里出来一个妇女对老柯说:“这伢子,卖草卖了七毛钱,不知怎么丢了。她都在这街上来回找了五;六遍了。这天都快黑了,真不知她会怎么样。唉!”
老柯看着女孩低着头的背影,他摸了摸口袋,然后打开书包,拿出一元钱,追向那女孩。
【79】 接场景(77)
陶军:“就这样,他先后八百三十一次挪用了公家的钱。他把每次的钱数和用途都记了下来,他还把各村送他的财物,像一些米呀、油呀、肉呀、鸡鸭的都记了下来,就连有一次人家送他的二斤黄豆和十几斤白菜也记了下来。老柯他原想慢慢还的,可就他那点工资你是知道的,怎么能还上!现在检察院认定的贪污、挪用的款项一共是一万二千多。”
宋琪培:“哟,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要判很重的。”
陶军:“其实他所挪用的这些钱,没有人知道的,他己经从下面各村的减免款项中冲抵掉了。还有那些财物,别人早就忘掉了。现在检察院的人说,如能够把钱款退缴回去,量刑会轻很多的。我们大家都在想办法,可还是差很多。”
宋琪培:“还差多少?”
陶军:“还差八千多。”
宋琪培:“噢,你别急,让我想想。”他踱到窗前,思考着。
【80】 省城 宋琪培家 日
繁华的大街上,南来北往的人们,脚步匆匆忙忙,但却很沉稳、很自信。那千篇一律的蓝黄
服装,如今被这满大街漂亮的连衣裙和花格衬衫涤荡地无影踪。玲琅满目的商场里,不时地传来“莺歌燕舞迎宾客,老友新朋喜相逢”的歌声。大街的尽头,是省博物馆。虽然这是五十年代的仿苏建筑,但如今依然是这一区域的地标物。
博物馆院后面的一幢二层宿舍楼里,宋琪培老伴在家做着家务。
“咣当”、宋琪培提了个旅行袋进来了。
宋老伴:“你不是在开会吗?怎么回来了?”
宋琪培:“研讨会己经快结束了,我的报告也交了。会务上安排去风景区,我就请假回来了。”
宋老伴:“那你也应在黄山多住些日子,风景如画,空气清沁,多好呀。”
宋琪培:“我有事。家里还有多少钱?”
宋老伴疑惑地看着他:“几千块吧?”
宋琪培大声道:“到底有多少?给我个准确数字。”
宋老伴:“大约四千多一点,有三千五百块存的是死期。什么事,风风火火地。”
宋琪培:“好,你回头把钱全部取出来。”
宋老伴:“干什么要那么多钱?”
宋琪培:“回头跟你说。”他走到储物柜前,拿出个大烟袋,又匆匆忙忙地出去了。
【81】 省博物馆 日
宋琪培在一间办公室里,他把那个烟袋递给一个年长的学者。
宋琪培:“王教授,你帮我看看这件东西。”
王教授接过烟袋,拿起放大镜仔细的看着,然后又拿出手电筒翻来复去地照验着。
王教授:“不错,是个老物件。还是老坑的料,是件好东西。”
宋琪培:“您帮我估个价。”
王教授从老花镜上渺了一眼宋琪培:“怎么,你想出手呀?你们夫妻俩不是才补发的工资吗?”
宋琪培:“我有急用,您就帮我估个价吧。”
王教授:“你需要多少?”
宋琪培:“四千元。”
王教授:“四千元。老宋,按馆里的行情,大约在二千元,我就算给你估高点,也就二千四百元。不过我认识一个人,海外回来的,他对玉石有偏爱,你要到他那里恐怕有五千以上,你要愿意,我就给你介绍。”
宋琪培想了想:“二千四就二千四,其它的我再想办法。这东西放在馆里,我心里踏实。”
王教授:“噢,这里一定有故事哟?”
宋琪培:“是的,回头和你聊。我现在去财务科再借点钱。谢谢你,王教授。”
【82】 孟老柯家 日
秀娟正在整理一些衣物。
她对着西屋喊道:“晓慧,快起来了。”
这间西屋明显是后来添盖的。
晓慧睡眼惺忪地出来,靠在门边。
秀娟:“一会吃过早饭,你把这些东西给你爸爸送去,迟了晚上就赶不回来了。”
晓慧往桌旁一坐,赌气道:“我不去。”
秀娟:“你个死丫头,前两次让你去,你心情不好就算了,现在你都回来二个多月了,你真的不想去看看你爸爸?”
晓慧把身子一扭:“不想”。
秀娟:“好吧,我去。你会后悔的,女儿。”
晓慧:“后悔什么?后悔没有像王成、刘胡兰那样吗?后悔没有我爸常说的大无畏精神吗?后悔把我的工作搞掉了吗?”
秀娟:“你必定会后悔的。就你那点英雄主义和你爸的为人处事,要差十万八千里,你要知道,你爸犯事的那些钱物没有一分钱用在他自己身上。算了,不和你说了,你在家把小店看好了。”
【83】 万安县看守所 日
在看守所的一个房间里,秀娟把衣物放到桌上。
孟老柯戴着手铐进来了,押送他的民警穿着白褂蓝裤站在门口。
“十分钟,不许说有关案情的事。”
老柯:“你来了。”
秀娟:“天要凉了,给你送些衣物来。”
老柯:“晓慧还好吧?”
秀娟迟疑了一下:“不提她了。听陶书记讲他见到老宋了,他讲老宋到省城去筹钱去了,这几天就要过来。”
老柯:“那不行的,赶快让陶军跟宋老
右说,不能麻烦人家。你回去告诉乡亲们,别再为我费心了,把心思都放到搞活经济上去,过上好日子才是正事呢!”秀娟:“都这时候了,你还为别人着想。”
【84】 黄山的公路上 日
风景秀丽的黄山,一条蜿蜒的公路上,一辆长途客车缓慢地爬着坡。
宋琪培坐在前面的坐位上,怀里紧紧地抱着一个挎包。他半眯着眼,仿佛从镜片后面看到那个冬天……孟老柯背着自己,杵着锄头,一歪一歪地在风雪中。(音乐)
【85】 孟老柯家 日
宋琪培取下那个一路上紧紧抱着的挎包,从里面拿出八叠拾元的人民币递给秀娟。
宋琪培:“这是八千元钱,赶快送到法院去,听说这几天就要开庭了。”
晓慧这时也从旁边的小店来到门口。
秀娟望着陶军:“老柯的话你没和老宋说吗?这么多钱,我不能收,我要收了老柯会骂我的。”
陶军:“这是老宋夫妻俩补发的工资,还有四奶奶留下的大烟袋,老宋把它捐给了博物馆,馆里奖励了二千四百元,他还借了一千块。秀娟,你就收下吧,救人要紧呐。”
宋琪培:“弟媳妇,请允许这么称呼你。老柯兄弟的情,不是钱能了结的。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他二十年的坚持,谁人与比!他宁愿自己受累,也以扶危救难为已任,谁人与比!那是一身铮骨,一腔热血,谁人与比!”
晓慧听到这里,想哭,但她却捂着嘴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宋琪培侧过头看着陶军:“晓慧不是参加工作了吗?”
陶军:“她因为老柯的事给辞退回来了,还好,没影响晓峯上大学。唉,晓慧这孩子,跟她爸爸一样,疾恶如仇,老柯在她心中就是英雄。出了这事,她一下子接受不了。她都不认老柯了。秀娟,你要好好劝劝孩子。”
秀娟含着泪:“嗯!”
宋琪培:“秀娟,你把钱收好了,我和陶军明天在镇上等你,和你一起去县城。”
秀娟捧着钱哽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86】 孟老柯家屋外 日
陶军、宋琪培从屋里出来,门开处,只见门外站满了人,二孟子一家、大明二明一家、本村的、邻村的……。人群中摆放了许多捆绑着的鸡鸭,还有成袋的粮食。
二孟子走上前:“陶书记,乡亲们听说宋老右给秀娟送钱来了,都要过来看看,这不……。”他指着那些物品。
张师傅过来说道:“陶书记,老柯他一人为大家,我们大家不能看着他出事,就做缩头乌龟。我家大明、二明要没有他的帮助会成什么样,你是最清楚的。我把家里能卖钱的都拿来了,换成钱也能帮老柯兄弟一把。”
下山岺村的队长:“陶书记,你不知道,五九年要不是老柯帮我们村免了一半的公粮,我们村真的就要饿死人的。大家的心意,就让秀娟收下来吧!”
人群里:“是呀,是呀。”
有个年轻媳妇抱着个孩子,旁边一壮年汉子推了个架子车,车上捆了头半大不大的黑猪,还有几袋粮食,他径直把车推到前面。
陶军指着那个抱小孩的年轻媳妇对宋琪培说:“这就是当年丢了七毛钱的那个小女孩。”
那壮汉:“陶书记,当年没有老柯叔的一块钱,如今也没有我现在的媳妇。”他转过身对秀娟鞠了一躬说:“秀娟婶子,我们的心意你是一定要收下的!”
秀娟只是哽咽,无法说话。
陶军扶起那人,对大家说道:“乡亲们,大家的心意,我代表孟老柯和秀娟谢谢大家了。老柯那里差的钱,宋琪培同志己经给筹齐了。现在是搞活经济的大好时光,大家把东西都带回去,全力投入到搞活经济的行动中去,也不枉孟老柯这么多年为乡亲们的付出。我在这里代表孟老柯再次感谢大家!”
说完,陶军庄重地向大家鞠了躬。
晓慧在屋
里,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场景,她抽泣着,用手使劲地捂着嘴,眼泪哗哗地流着。她眼前现出王成的呐喊“向我开炮”!旁白:晓慧终于明白了,她明白,英雄不光是在战场上诞生的,她也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出来的,而这,却比战场上“死的光荣”,更加难以做到。
【87】 县法院会议室 日
在一间会议室里。墙上贴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大幅标语。不高的主席台上,一溜的长条桌,上面坐着几个白褂蓝裤的法官。(那年代,公检法三家司法机关的服装都这样)
台下面的空地上,孟老柯戴着手铐,坐在凳子上,两边各站一个法警。后面老式长条会议椅子上,只坐有陶军、宋琪培和几个干部模样的人。
有一个法官手拿着文件:“经法院审理,孟老柯贪污、挪用公款,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孟老柯是在公安机关完全没有掌握的情况下,主动自首的,并且如数退回己认定的贪污、挪用的公款。而且他所挪用的公款,经查证,全部用于济危扶贫。以上行为均符合刑法从轻量刑的条款。经本院慎重审理,根刑法第……。现判决如下:孟老柯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本判决即日起生效。如不服本判决,可于十五日内上诉至本院上一级法院重新审理。宣判完毕。”
孟老柯旁边的法警为他打开手铐。
他站起来,朝台上鞠一躬:“感谢政府的宽大处理!”
【88】 会议室外 日
孟老柯、宋琪培、陶军鱼贯而出
外面,那些熟悉的面孔都在这里,看见他们出来大家都鼓起掌。
“爸爸”。一声嘶心裂肺的喊声。晓慧从人群中冲到老柯面前,她跪在地上,紧紧地抱住他的腿。
晓慧:“爸爸,我错了,我是个自私鬼,你在里面大半年,我也不来看你,我错了,爸爸。”
老柯弯下身子,想把她拉起来:“快起来,好女儿,不是你的错,啊…,是爸爸不好,是爸爸让你丢了脸,是爸爸让你丢了工作,快起来,啊。”
晓慧的哭喊声感染了在场所有的人,就连陶军也偷偷地抺了一下眼角。
老柯和秀娟一起把晓慧拉起来,晓慧伏在老柯的胸前:“爸爸,我错了,我错了,你打我吧。”
老柯:“好女儿,不哭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再说从小到大我打过你一巴掌吗?”
孟老柯把女儿交给秀娟,他走到宋琪培面前,紧紧地握着他的手,然后用自己宽厚的胸臂和那瘦弱的身躯拥在一起。
老柯又转过身来,一手和陶军紧紧握着,一手用拳头重重地在他胸口打了一拳,陶军也在老柯胸口回了一拳。这拳头里的内含只有他俩人自己知道。
一阵歌声从从外面街上传来:瞻未来无限美,人人心中春风吹。 这歌声带走天上的一片乌云,明媚的阳光倾泻在院中,照耀在院子里每一个人的脸上。
【89】 黄山风景区 日
字幕: 一九七九年 秋
孟老柯、秀娟、晓峯,陶军,宋琪培夫妇,一行六人穿过黄山大门的大牌坊,经过玉屏楼,北海、飞来石、凤凰松,观看过云海,来到黄山第一景:迎客松前。
宋琪培:“陶军,你应该把你媳妇也带着一起来的。”
陶军:“我媳妇?她现在可是大忙人,她现在是供销社的主任了,过去的计划商品现在大部份都放开自主经营了,她忙的很呢。再有,我们那里的山货都是供销社代销的,她呀,恨不得一个人当十个人用,天天回家喊累。让她来爬山,算了
吧。”宋琪培:“好啊,改革开放真好,八亿人民都动起来是很可怕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我们国家真的要强大起来了!”
陶军:“是的。哎,我告诉你,晓慧的工作,经县里领导批示,也重新上班了。”
宋琪培:“是吗?怪不得没见她一起来。”
………
一行人又来到一处万丈深壑前,站在悬崖边的栏杆边。
一阵云雾,从谷底仙女般的飘上来。两边陡峭的悬崖上,到处都有黄山松的青针叶在微风中起舞着,半山腰还有通红的杜鹃花点缀着无限的景色。
孟老柯、宋琪培、陶军三人来到旁边的一个小石牌坊前。宋琪培手摸着牌坊,看着上面棣书写就的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排云亭。
宋琪培:“排云亭,这三个字真好,排开乌云见太阳。陶军,我问你个问题,要是把时间倒回头去,你会像老柯那样做吗?”
陶军迟疑了一下:“也许吧。”
宋琪培又问孟老柯:“老柯,你呢?”
老柯:“不知道!”
音乐响起:大山的儿子又回到了大山………。
随着音乐,空中府瞰下的黄山风景,应验了民间的一个传说: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 完 ——